[实用新型]刹车回能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595952.X | 申请日: | 2010-1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419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 发明(设计)人: | 何语;郭精玲;陈元树;龙文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0L7/10 | 分类号: | B60L7/10 |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 代理人: | 赛晓刚 |
| 地址: | 650093 云南省昆明***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刹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刹车回能装置,是通过对刹车片的加工改造,实现刹车时产生的能量向电能的转化,属于刹车回能领域。
背景技术
能源的节约、回收再利用是目前的一个趋势,随着汽车的不断普及,从刹车中回收能源是很好的一个途径。现有的刹车回能装置在紧急刹车的状况下,可能会导致刹车回能装置损坏,安全性不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刹车回能装置,该装置能回收刹车时产生的能量,其结构紧凑,成本低,易实施,可运用于各种汽车。
解决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当汽车刹车时,发电机接触到制动轮,制动轮带动发电机旋转,实现发电回能功能。当驾驶员松开刹车踏板时,刹车片与制动轮相分离,停止刹车作用,而在弹簧的伸展作用下,发电机与制动轮重新接触,继续旋转发电。
所述刹车回能装置的刹车片中央有一个方孔,并在两端凸起处有两道深槽;将发电机放置于方孔之中,机轴置于深槽内,机轴通过弹簧与深槽相连,并且能够沿着深槽前后移动;发电机与超级电容、斩波电路、蓄电池相连。刹车时所产生的电流存储于超级电容中,经斩波电路处理后给蓄电池充电。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刹车片的改造,使驾驶员在踩紧及松开刹车时,利用制动轮带动发电机旋转,将刹车时产生的能量通过该装置转化为电能。由于制动瞬间会产生很大的电流,若直接给蓄电池充电会影响电池寿命,因此采用超级电容作为能量缓冲器,经过斩波电路处理后,逐步给蓄电池充电,使电能能够稳定供应,保护蓄电池,实现刹车回能的功能,具有节能、环保、可靠、成本低廉、易于实现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能够吸收刹车时所产生的能量,并将能量转换为电能回收利用;在紧急刹车的状况下能够保护装置不受损坏;能使电压稳定输出,提高充电性能,延长蓄电池寿命。
下面结合附图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斩波电路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流处理后输出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各标号依次表示:制动轮1、发电机2、机轴3、弹簧4、刹车片5。
在刹车片5中央打一个方孔,并在两端的凸起处打两道深槽。对机轴3的上下两端及右端进行适当切除加工。上下两端的切除加工是为防止发电机2自由旋转,右端的切除加工是为了方便与弹簧4相连。将发电机2置于方孔之内,机轴3置于两道深槽之中,机轴3的右端与深槽的末端用弹簧4相接。这样,机轴3就能够在深槽中前后移动,并且不会与深槽末端相碰。
当汽车刹车时,刹车片5带动发电机2向制动轮1靠近,发电机2首先接触到制动轮1,制动轮1带动发电机2旋转,实现发电回能功能。当继续踩下刹车踏板时,刹车片5进一步靠近制动轮1,而发电机2向后压缩弹簧4,与制动轮相分离,避免发电机2与制动轮1摩擦过大,起到了对发电机2的保护作用;在此同时,刹车片5与制动轮1相接触,汽车开始制动。当驾驶员松开刹车踏板时,刹车片5与制动轮1相分离,停止刹车作用,而在弹簧4的伸展作用下,发电机2与制动轮1重新接触,继续旋转发电,直至刹车片5的移动超出了弹簧4所能及的距离,使发电机2和制动轮1相分离。
发电机2产生的电能存储于超级电容中,从超级电容输出的电能通过图2所示的斩波电路处理后,电压以恒值稳定输出,如图3所示,这样就提高了充电性能,延长了蓄电池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959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