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579427.9 | 申请日: | 2010-10-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944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8 |
| 发明(设计)人: | 朱德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H01R12/55;H01R33/7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1458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指一种用于将一芯片模块电性连接至一电路板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为目前业界普遍使用的一种电连接器,其用以电性连接一芯片模块至一电路板上。所述电连接器,其包含一绝缘本体1,贯穿设置所述绝缘本体1的多个收容槽11,多个端子2,每一所述端子2对应置于每一所述收容槽11内,多个锡球3,其分别置入每一所述收容槽11,且同每一所述端子2对应接触。其中每一所述端子2,其包括一基部21,自所述基部21向下延伸形成的一第一夹持部22,自所述第一夹持部22的两侧面延伸弯折形成的一第二夹持部23和一第三夹持部24,由所述第一夹持部22、所述第二夹持部23和所述第三夹持部24共同形成的一夹持空间25,所述第二夹持部23和所述第三夹持部24相对于所述第一夹持部22成对称分布,所述夹持空间25中容置所述锡球3,且所述第二夹持部23和所述第三夹持部24都与所述锡球3相接触。
然而,上述端子2在结构上存在缺陷并因此导致种种问题,其主要包括:
1.由于所述第二夹持部23和所述第三夹持部24对所述锡球3有夹持力作用,并且由所述夹持力产生了所述第二夹持部23和所述第三夹持部24夹持所述锡球3的夹持力力臂,然而所述第二夹持部23和所述第三夹持部24的长度有限导致所述第二夹持部23和所述第三夹持部24夹持所述锡球3的夹持力力臂的长度不理想,因而导致所述第二夹持部23和所述第三夹持部24的强度较大和弹性有限,以致在植入所述锡球3时需要较大的压力才将会使所述锡球3植入。
2.在焊接时由于所述锡球3表面的张力减小和变形,但所述第二夹持部23和所述第三夹持部24由于弹性不够而不能有效地回缩挤压所述锡球3,因此会导致焊接不可靠如空焊或虚焊等。
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电连接器的缺陷及由其带来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创作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植入锡球容易和焊接可靠的电连接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一绝缘本体,其贯穿设置多个收容槽;多个端子,每一所述端子对应置于每一所述收容槽内,每一所述端子具有一基部,自所述基部向下延伸形成的一第一夹持部,自所述第一夹持部的两侧分别弯折延伸形成的一第二夹持部和一第三夹持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远离所述基部的一端向上开设一切槽,所述切槽的最高点高于所述第二夹持部或所述第三夹持部同所述第一夹持部连接处的最低点,由所述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二夹持部和所述第三夹持部共同形成的一夹持空间;多个锡球,每一所述锡球对应置于每一所述夹持空间内,且抵靠所述第二夹持部和所述第三夹持部。
与背景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所述电连接器之优点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上开设有一所述切槽,因此可以在不改变所述第二夹持部和所述第三夹持部的长度的情况下增加所述第二夹持部和所述第三夹持部夹持所述锡球的夹持力力臂的长度,从而使所述第二夹持部和所述第三夹持部的弹性更好以致使植入所述锡球更容易和焊接更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中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中端子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中端子夹锡球时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中端子的前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另一实施方式中端子的前视图。
背景技术的附图标号:
绝缘本体 1 收容槽 11 端子 2
基部 21 第一夹持部 22 第二夹持部 23
第三夹持部 24 夹持空间 25 锡球 3
本实施新型电连接器的附图标号:
绝缘本体 1 收容槽 11 端子 2
基部 21 第一夹持部 22 切槽 221
第二夹持部 23 第三夹持部 24 夹持空间 25
锡球 3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连接器,其包含一绝缘本体1,分别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1内的多个端子2,以及分别对应所述绝缘本体1和所述端子2设置的多个锡球3。
请参阅图2所示,所述绝缘本体1贯穿设置多个收容槽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未经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794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橡胶质工矿靴
- 下一篇:一种三角形反射网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