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小型无动力除氟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577414.8 | 申请日: | 2010-10-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079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7 |
| 发明(设计)人: | 张怀宇;吴瑜红;付乐;陈才高;李跃增;何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 |
| 主分类号: | C02F1/58 | 分类号: | C02F1/58;C02F101/14 |
| 代理公司: | 武汉金堂专利事务所 42212 | 代理人: | 胡清堂 |
| 地址: | 43001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小型 动力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资源环境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小型无动力除氟装置。
背景技术
氟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元素,长期摄入氟化物含量过高的饮水,将引起以牙齿和骨骼为主的慢性病,前者称为氟斑牙,后者称为氟骨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地方病,我国目前约有4200万人受到饮用水型氟超量摄入的严重威胁。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规定,氟化物的含量不得超过1.0mg/L,当原水氟化物含量超过标准时,就应设法进行处理。
饮用水除氟工艺包括吸附过滤法、膜法、离子交换法、混凝沉淀法等,选择除氟方法应根据水质、规模、设备和材料来源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目前常用的方法有活性氧化铝吸附法、电渗析法和混凝沉淀法。当处理水量较大时,宜选用活性氧化铝法;当除氟的同时要求去除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时,宜选用电渗析法;混凝沉淀法适合于含氟量较低的除氟处理。我国地下水源中氟的浓度大多低于4.0mg/L,采用混凝沉淀法运行费用较低。
根据《镇(乡)村给水工程技术规程》(CJJ123-2008)、《饮用水除氟设计规程》(CECS46:93),混凝沉淀法采用的主要工艺流程为:“含氟原水-(投加絮凝剂)混合-絮凝-沉淀-过滤-出水”或“含氟原水-(投加絮凝剂)混合-絮凝-沉淀-出水”,该工艺中,前者流程较长,增加建设成本和运行管理难度,占地面积大;后者因缺少过滤单元,当原水水质较差时,对处理出水水质的保障性较差。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对村镇饮用水水质改善也日益重视,村镇饮用水处理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而村镇饮用水处理管理水平较低,经济能力一般偏弱,迫切需要适用的除氟工艺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运行可靠、管理简易、建设和运行费用低、占地较小的小型无动力除氟装置。
本实用新型小型无动力除氟装置,包括:高位水箱1、滤池3,在高架水箱1和滤池3之间连有接触反应器2;所述接触反应器2通过管道分别连接高位水箱1和滤池3,或者接触反应器2直接和滤池3连成一体。
所述滤池3底部设有承托层5,承托层5为0.5-4mm级配卵石,高度为150~400mm;承托层5上设有滤层6,滤层6为0.25-0.5mm石英砂,高度为400~700mm。
所述接触反应器2内设置有多层穿孔板4,所述穿孔板4的间距沿水流方向增大,所述穿孔板4上开设的孔沿水流方向开孔比(孔眼总面积/孔板总面积)增大。
所述穿孔板4间距为25-60mm,开孔比为6%-24%。
所述穿孔板4间距沿水流方向增大的,孔板分段设置,孔板间的水流扰动逐段减小。
所述穿孔板4上开设的孔沿水流方向孔数增多的,控制过孔流速1.0~0.15m/s。
本实用新型小型无动力除氟装置是这样实现的:向高位水箱1内含氟原 水投加药剂,经接触反应器2混凝反应后,进入滤池3过滤,过滤后出水。
本实用新型小型无动力除氟装置的优点是:采用接触反应、过滤一体化工艺,集成度高、投资省;因结构简单、设备少,运行维护简单;本实用新型装置中没有必要的用电设备,可用于供电不稳定的农村地区,运行费用低;接触反应器混凝效果好,滤池采用较低滤速,出水水质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小型无动力除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小型无动力除氟装置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根据图1所示,一种小型无动力除氟装置,包括:接触反应器2、滤池3,接触反应器2之前设置高位水箱1,接触反应器2通过管道连接高位水箱1和滤池3。
所述接触反应器2内设置有多层穿孔板4,所述穿孔板4的间距沿水流方向增大,所述穿孔板4上开设的孔沿水流方向开孔率增大。
对于用水量50人当量的自然村,含氟生活饮用水处理规模为5m3/d,含氟原水氟化物浓度2.5mg/L。该装置前设置高位水箱1容积为5.5m3;接触反应器2为50×50×500mm,内置穿孔板4共10块,分三段,沿水流方向每段穿孔板数分别为5、3、2块,间距依次为25、40、60mm,开孔比分别为6%、11%、24%;滤池3平面尺寸为1000×1000mm,承托层5为2.5mm级配卵石,h=300mm,滤层6为0.35mm石英砂,h=600mm。混凝剂采用硫酸铝,可直接投加于高位水箱1内。
实施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未经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774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合式空腔隔热条
- 下一篇:一种废水处理设备上用的内燃式蒸发筒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