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轴承外径止动环压装模具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566069.8 | 申请日: | 2010-10-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158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 发明(设计)人: | 张喜乐;刘华舟;孔宪方;刘利军;郭晓宇;陈建辉;都玉辉;张丹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P19/02 | 分类号: | B23P19/02 |
| 代理公司: | 洛阳明律专利代理事务所 41118 | 代理人: | 卢洪方 |
| 地址: | 471039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轴承 外径 止动环压装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轴承装配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轴承外径止动环压装模具。
背景技术
现有轴承外径止动环的装配方法,大多数都是采用人工手动装配的方法,这种方法具有的缺陷有:1、操作工人劳动强度大。此方法需要操作工人用手将止动环从开口处掰开后慢慢套入轴承止动槽中。2、装配过程操作工人的安全没有保证。装配过程中止动环在装不到位的时候容易弹出造成危险。3、工作效率极低。具工作现场的统计,每人每班只能装配500套左右。部分生产厂家也设计有模具,其具有的缺陷有:1、结构较复杂。2、工作效率较低,使用时需要先将轴承放在定位模具上,再将下模放在轴承上,然后将止动环放在下模上,再将上模放在下模上,最后压装。换轴承时将上述动作由后向前重复做一次。具生产现场统计,每人每班可以压装1000套左右。
根据上述装配止动环的方法所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点是,设计结构简单的压装止动环的模具,且上模上端面设计出了能够和压力机上台配合的结构,使上模能够同压力机上台一起移动,实现了压装止动环的机械化。轴承的定位装置采用了可以调节的V形块,使轴承不用使用外径或者内径定位,便于压装止动环后轴承能够顺利快速的移动,减少了压装止动环的步骤,提高了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轴承外径止动环压装模具,压装模具结构更简单,提高轴承外径止动环压装效率。
本实用新型完成其发明任务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轴承外径止动环压装模具,由上模、下模构成;所述上模的底面上具有供下模插入的环形空腔,所述环形空腔的直径大于止动环的内径小于止动环的外径;所述上模的底面中部具有用以插入下模中心腔室的圆柱体;所述下模为具有中心腔室的圆锥台,所述下模的上端面具有放置弹簧的沉孔,下模的底面上具有与外径带有止动槽的轴承内径吻配结合的圆柱形凸台。
所述上模底面中部的圆柱体具有中心空腔。
所述上模的上端面具有与压力机连接的螺钉孔。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解决了长期以来利用操作工人手动装入止动环的现象,实现了压装止动环的机械化操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并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还更安全。
2、本实用新型即可单独使用,并与压装轴承保持架的压力机配合,压装止动环,也可以将上模与压力机连接一体,实现压装止动环。同时在生产设备不足的情况下,也可通过人工手压实现压装止动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模的俯视图。
图3为实用新型下模的俯视图。
图中:1、上模,2、弹簧,3、沉孔,4、止动环,5、下模,6、外径带止动槽的轴承,7、螺钉孔,8、环形腔室,9、中心腔室,10、圆柱体,11、圆柱形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结合图2、图3,一种轴承外径止动环压装模具,由上模1、下模5构成;所述的上模底面上具有供下模插入的环形空腔8,所述环形空腔8的直径大于止动环4的内径小于止动环的外径,所述上模的底面中部具有用以插入下模中心腔室的圆柱体10,圆柱体10与下模5的中心腔室配合,作为上模相对下模运动的引导;圆柱体10具有中心空腔,可减轻上模的重量并节省材料。所述下模5为具有中心腔室9的圆锥台,下模5的上端面具有放置弹簧的沉孔3,本实施例中沉孔3为四个,弹簧2的反作用力可以使上模压装后复位;下模底面上具有圆柱形凸台11,圆柱形凸台11与外径带有止动槽的轴承内径吻配结合。
本实施例在上模1的上端面具有4个均布的螺钉孔7,使上模1通过螺钉与压力机(例如靠气缸实现导柱位移的压力机)连接,使上模1可以同压力机的上台一起上下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方式有两种形式:第一种工作方式是:首先,将上模1固定于压力机的上台上,使上模1可以同压力机的上台一起上下移动,其次,下模5放在带有止动槽的轴承端面上,再将止动环4自然状态套入下模5的锥形面上,最后通过压力机将上模1向下压,同时上模1在环形腔室8的引导下将止动环4向下压,使自然状态下的止动环4随着下模5的锥面扩大,当止动环4被压到下模锥面最下端的时候,止动环4的内径已经大于轴承外径,此时,在压力机的压力作用下,止动环被压入轴承止动槽内。再将上述压装过程由后向前操作,并进行下一套轴承止动环的压装。第二种工作方式是:首先,将下模5放置在外径带有止动槽的轴承端面上,套上止动环;其次,将上模1放置在下模5上,上模1的圆柱体10插入下模5的中心腔室内;使上模1的外缘面压在止动环上;压力机的上台向下运动,使上模1在压力机作用下,将止动环4向下压,使自然状态下的止动环4随着下模5的锥面扩大,当止动环4被压到下模锥面最下端的时候,止动环4的内径已经大于轴承外径,此时,在压力机的压力作用下,止动环压入轴承止动槽内。再将上述压装过程由后向前操作,并进行下一套轴承止动环的压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未经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660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模具缓冲装置
- 下一篇:在带有三掩膜屏蔽栅工艺的沟槽中直接接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