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脑刺绣机伺服绣框驱动箱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562730.8 | 申请日: | 2010-10-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176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 发明(设计)人: | 高玉奎;陈富生;苗春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5C9/20 | 分类号: | D05C9/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603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脑刺绣 伺服 驱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设备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脑刺绣机伺服绣框驱动箱。
背景技术
普通电脑刺绣机刺绣速度为750r/min,绣框采用步进电机驱动,青岛纺机模具公司开发了一种转速为1000r/min的高速电脑刺绣机,由于步进电机采用脉冲控制,只能按最小步距行进,若仍采用步进电机驱动,绣框有丢步现象,说明步进电机送框速度已跟不上主轴的高速运动,需要伺服送框;步进电机有抖动,刺绣过程有噪音,伺服电机噪音小,传动柔和;步进电机步进角偏大,做小针脚刺绣能明显看出绣品的边缘有锯齿形,伺服电机精度高,可以提高绣品质量。综上所述,伺服送框静音,高效,提高绣品质量。然而现有的二级传动方案安装复杂,调节电机轴与传动轴的平行度也复杂,只要调不好就会降低皮带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电脑刺绣机伺服绣框驱动箱,该驱动箱安装方便,便于调节和张紧,用加工的方式保证了电机轴和传动轴的平行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电脑刺绣机伺服绣框驱动箱,包括箱体、从动同步带轮、伺服电机和同步带,所述伺服电机安装在所述箱体的下部,其上设置有一个主动同步传动轴,在所述主动同步传动轴上禁锢有一个主动同步带轮,所述从动同步带轮设置在箱体的上部,在从动同步带轮和主动同步带轮之间通过所述同步带相连接,在同步带的侧面设置有张紧装置。
所述张紧装置包括张紧座、张紧轮和推杆,在所述张紧座上设置有张紧轮轴孔和张紧装置轴孔,所述张紧轮通过所述张紧轮轴孔设置在张紧座上,所述推杆位于张紧座的下部。
所述张紧装置通过设置在张紧装置轴孔上的一个张紧转轴固定在所述箱体上。
所述推杆由螺钉紧固。
所述从动同步带轮通过设置在箱体上的从动同步传动轴固定。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款安装方便、便于调节、使用寿命长的伺服送框二级传动箱,是将绣花机送框改为伺服后的伺服送框二级传动箱,使用寿命长,降低了机架的加工难度。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张紧装置框架示意图。
图中,1.从动同步带轮;2.同步带;3.主动同步传动轴;4.螺钉;5.张紧装置;6.张紧转轴;7.张紧轮;8.箱体;9.从动同步传动轴;10.伺服电机;11.主动同步带轮;12.推杆;13.张紧座;14.张紧装置轴孔;15.张紧轮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范围。
参见图1至图3所示,在箱体8上安装伺服电机10,在伺服电机10的主动同步传动轴3上固定主动同步带轮11,在箱体8的上部安装有从动同步传动轴9,从动同步带轮1安装在从动同步传动轴9上,在主动同步带轮11和从动同步传动轴9之间由同步带2相连接,当伺服电机10转动时,主动同步带轮11带动从动同步传动轴9转动,达到送框的目的;所述张紧装置5包括张紧座13、张紧轮7和推杆12,在所述张紧座13上设置有张紧轮轴孔15和张紧装置轴孔14,所述张紧轮7通过所述张紧轮轴孔15设置在张紧座13上,所述推杆12位于张紧座13的下部。所述张紧装置5通过设置在张紧装置轴孔14上的一个张紧转轴6固定在所述箱体8上。
本实用新型的运行机理为:箱体8安装在电脑刺绣机上,由伺服电机10带动主动同步带轮11,主动同步带轮通过同步带2带动从动同步带轮1运动,以达到送框的目的,调节螺钉4可张紧同步带2。
本实用新型中设计的伺服二级传动箱便于安装,只需紧固四个螺栓,并且便于张紧一个螺钉4就可以达到张紧目的,使用寿命长,降低了机架的加工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627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