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压弯管机模具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558914.7 | 申请日: | 2010-10-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995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 发明(设计)人: | 江利强;徐峰;万胜举;董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太阳纸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7/00 |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张维斗 |
| 地址: | 2721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 弯管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属管材加工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液压弯管机模具。
背景技术
弯管机是一种用途广泛的管材加工设备,在电力、锅炉、化工、建筑等的施工过程中应用广泛。普通的弯管模具能够完成的管道直径在18-60mm之间,且转弯半径大,转弯半径在4D-6D之间。但是在造纸、汽车行业有一种油管,其管径较小,管道直径在10-18mm之间;其管壁较薄,管壁厚度在1.5-3mm之间;且转弯半径较小,弯曲成型后转弯半径在2D-3D之间。因此,普通弯管机不能满足工作要求,也不能完成这项工作的生产与加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液压弯管机模具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方案可以满足加工和生产管道直径较小、管壁较薄、转弯半径较小的油管要求。
本方案是通过下述技术措施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的液压弯管机模具,其特别之处在于:包括有静压模具和动压模具,所述的静压模具固定连接在工作平台上,动压模具连接有液压缸。
为了进一步完善本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液压弯管机模具的特别之处还在于:所述的静压模具包括有固定体、连接转轴和滑块,所述的滑块通过连接转轴活动连接在固定体上,固定体固定连接在工作平台上。
为了进一步完善本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液压弯管机模具的特别之处还在于:所述的动压模具包括有活动体、压力槽和固定孔,所述的压力槽通过固定孔固定连接在活动体上,活动体连接在液压缸上。
为了进一步完善本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液压弯管机模具的特别之处还在于:所述的压力槽为180°半圆管槽。
为了进一步完善本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液压弯管机模具的特别之处还在于:所述的滑块位于固定体的两端。
为了进一步完善本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液压弯管机模具的特别之处还在于:所述的固定孔位于活动体的中间。
为了进一步完善本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液压弯管机模具的特别之处还在于:所述的滑块的数目为2块。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得知,由于本方案的液压弯管机模具采用静压模具和动压模具两分体配合工作,因此可以满足生产和加工管道直径较小(管道直径在10-18mm之间)、管壁较薄(管壁厚度在1.5-3mm之间)、转弯半径较小(弯曲成型后转弯半径在2D-3D之间)的油管的要求。本方案的液压弯管机模还具有成型美观、模具更换快速、折弯后管道不变形、以及能够短距离折弯等优点。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固定体,2为连接转轴,3为滑块,4为压力槽,5为活动体,6为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通过附图1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液压弯管机模具,其特别之处在于:包括有静压模具和动压模具,所述的静压模具固定连接在工作平台上,动压模具连接有液压缸。所述的静压模具包括有固定体1、连接转轴2和滑块3,所述的滑块3通过连接转轴2活动连接在固定体1上;动压模具包括有活动体5、压力槽4和固定孔6,所述的压力槽4通过固定孔6固定连接在活动体5上;压力槽4为180°半圆管槽,滑块3的数目为2块,分位于固定体1的两端。
本实用新型的液压弯管机模具的工作原理为:操作人员首先将静压模具的固定体1固定连接在工作平台上,动压模具的活动体5安装到液压缸顶杆上面。用连接转轴2将两滑块3安装在固定体1的两端。此时将待加工的管道放到动压模具的压力槽4内,然后启动液压缸,由动压模具给管道加压,在静压模具和动压模具的相互作用力下,待加工的管道被加工成管道直径在10-18mm之间,管壁厚度在1.5-3mm之间,弯曲成型后转弯半径在2D-3D之间的油管。
本实用新型的液压弯管机模具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相关加工设备配套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太阳纸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太阳纸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589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行李搁板构造
- 下一篇:汽车的座椅靠背锁紧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