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级变温饮水机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554026.8 | 申请日: | 2010-10-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065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 发明(设计)人: | 黄买番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买番 |
| 主分类号: | A47J31/56 | 分类号: | A47J31/56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喻新学 |
| 地址: | 529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级 饮水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饮水机,特别是一种可以无极调节输出水温度的饮水机。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饮水机已经相当普及,普通的饮水机通常带有加热功能,但这类饮水机通常只能在输出热水和冷水之间选择,并不能由用户调节输出温度。对应此情况,市场上出现一种可以调温的饮水机,此类饮水机通常通过两种方法实现调温功能:一是使用加热胆对饮用水直接加热到要求的温度,此种方式易于实现但容易照成反复加热,浪费能源;二是通过调节热水和冷水的混合比例来调节输出水温,此种方法实现略为复杂,但可以避免对饮用水的反复加热。对于方法二,市场上现有的饮水机通常通过控制水位或者放水电磁阀开启时间等方式控制冷热水混合比例,其中控制水位较为复杂,成本较高,控制出水电磁阀开启时间方式误差大,不够精准。
另外,为提供干净卫生的饮用水,有的饮水机还带有煮沸功能,但此类饮水机在煮沸饮用水时,通常会在饮用水消耗后在沸腾过的饮用水里补水然后再次加热,这样就造成了饮用水被反复煮沸,水中营养物质流失。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使用微处理器对出水水泵的运行时间进行控制,提供无极调节水温功能,输出定温定量的一次沸腾饮用水的饮水机。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可以描述为:
一种无级变温饮水机,包括外壳、进水装置以及操作面板,所述外壳内设置有与进水装置相通的源水箱,所述源水箱与冷水箱和热水箱相连通,所述冷水箱和热水箱内均设有温度探头,并分别通过水泵与出水嘴相连接,其中冷水箱内设有制冷装置,热水箱内设有保温电热管,所述水泵、制冷装置、保温电热管以及温度探头均与控制模块相连接,所述控制模块还与操作面板相连接,控制模块根据温度探头收集的冷热水温度以及用户设定的出水温度和出水量来调节水泵的开启时间。
作为以上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源水箱通过煮水装置与冷水箱以及热水箱相连通,所述煮水装置包括通过源水管与源水箱相连接的沸水发生器,所述沸水发生器内设有与控制模块相连的煮水电热器,并通过出水口高于源水箱中水平面的沸水管与沸水分流箱相连接,所述沸水分流箱再分别与冷水箱和热水箱相连通。
作为以上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操作面板上设置有显示屏,以及用于设置出水量和调节出水温度的按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饮水机使用含有微处理器的控制模块精确控制设置在出水管上水泵的开启时间,以调节输出的冷热水的混合比例,而达到精确调节定量输出水温度的目的。
此外,使用一次沸腾技术对饮用水进行加热,解决了饮用水二次加热的弊端,杜绝了传统“煲老水”的弊病,避免了加热过程中营养物质的丢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无级变温饮水机,包括外壳、进水装置以及操作面板1,外壳内设置有与进水装置相通的源水箱2,所述源水箱2与冷水箱3和热水箱4相连通,所述冷水箱3和热水箱4内均设有温度探头5,并分别通过水泵6与出水嘴7相连接,其中冷水箱3内设有制冷装置41,热水箱4内设有保温电热管41,所述水泵6、制冷装置31、保温电热管41以及温度探头5均与控制模块8相连接,所述控制模块8还与操作面板1相连接,操作面板1上设置有显示屏以及用于调节出水温度和出水量的按钮,使用时,热水箱4内设有的保温电热管41对源水进行加热并保温,冷水箱3内设有的制冷装置31对源水进行制冷,用户使用操作面板1上的按钮设置出水量以及调节出水温度,控制模块8中的微处理器根据温度探头3收集的冷热水温度以及用户设定的出水温度和出水量控制水泵7的开启时间,精确控制冷热水的混合比例以达到定温定量输出饮用水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买番,未经黄买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540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