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调整式枕头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552205.8 | 申请日: | 2010-10-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314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 发明(设计)人: | 曾敏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敏华 |
| 主分类号: | A47G9/10 | 分类号: | A47G9/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 11301 | 代理人: | 牟长林 |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可调 整式 枕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可调整式枕头,尤指一种可调整高度的可调整式枕头。
背景技术
按目前市售枕头分为软枕与硬枕两大类,而软枕其内填充物则如羽绒、棉絮、硅胶等等物质,硬枕其内填充物则是以可塑型物质为主,可塑型物质则如绿豆壳、茶叶、稻谷及荞麦等等物质,此些种类的枕头不外乎提供人们在睡眠时,用以支撑头部,让人们拥有舒适的睡眠。
惟此些枕头虽提供睡眠时支撑及固定使用者的头部,但此些枕头的会因内填充物的不同,导致高度不一,且不一定适合每个人,每个人所适合的枕头高度则因人而异,而最佳的适合睡眠的枕头高度为2cm至8cm,当枕头的高度过高或过低时,使用者在使用睡眠过程中,亦有可能会因头部在睡眠时无法固定,有可能造成头部偏移位置,进而导致有“落枕”的现象产生,而有“落枕”的现象产生,使用者在睡眠清醒后,则会有颈部不适之感,轻者颈部在转动时,仅有紧绷之感;严重者颈部在未转动时,即有疼痛之感,此时即有可能需看医生进行治疗。
因此,如何解决枕头高度无法供使用者自行调整,让使用者自行调整至适合本身在睡眠时的高度,亟为业界解决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可调整式枕头,在一内套两侧的上面及下面的相对位置分别各车缝一侧边条,并在该等侧边条上设置相对应的数个第一孔洞,再由至少一绳索交替穿通上面及下面的侧边条上 的该等第一孔洞,使该等绳索包覆该内套的两侧,且将一枕套与该内套车缝一体,且在两侧的上面及下面与该等第一孔洞的相对位置分别设有数个第二孔洞,以使该等绳索穿过该等第二孔洞并外露于该枕套的两侧外,藉以达到调整该枕头高度的目的。
为达成上述目的的技术手段在于:一两侧的上面及下面相对位置分别各车缝一个侧边条的内套,并在该等侧边条上分别设置相对应的数个第一孔洞;至少一根绳索,交替穿通上面及下面的侧边条上的该等第一孔洞,以包覆该内套的两侧;一与该内套车缝一体的枕套,且在两侧的上面及下面与该等第一孔洞的相对位置分别设有数个第二孔洞,以使该等绳索穿过该等第二孔洞并外露于该枕套的两侧外。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调整式枕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该可调整式枕头的操作示意图(一);
图3为图2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一);
图4为图2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二);
图5为该可调整式枕头的操作示意图(二);以及
图6为图5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三)。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可调整式枕头的架构示意图,该枕头1由一内套11,其两侧的上面及下面的相对位置分别各车缝一侧边条111,且在该等侧边条111上分别设置相对应的数个第一孔洞112,并由至少一根绳索121、122交替穿通上面及下面的侧边条上的该等第一孔洞112,以包覆该内套11的两侧,且将该内套11与一枕套13车缝一体,而该枕套13两侧的上面及下面与该等第一孔洞112后的相对位置分别设 有数个第二孔洞131,以使该等绳索121、122在穿过该等第二孔洞131并外露于该枕套13的两侧外。
该内套11的两侧分别设有数个牵制元件113,其供该等绳索121、122穿通。
该枕套13的一侧设有一开合元件132,先将该开合元件132拉开,再将数个可塑型物质(如荞麦、绿豆壳、茶叶、蔓荆子等)借助该开合元件132填入该内套11内,最后将该开合元件132闭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敏华,未经曾敏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522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筷子
- 下一篇:通讯信息的合并方法及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