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温差发电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551898.9 | 申请日: | 2010-10-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780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2 |
| 发明(设计)人: | 杨向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向民 |
| 主分类号: | H02N11/00 | 分类号: | H02N11/00;H02J7/00;F24J2/30 |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李罡 |
| 地址: | 710054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 温差 发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利用太阳能发电和产热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温差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太阳能发电方式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光-热-电转换方式,一种是光-电直接转换方式。光-热-电转换方式通过利用太阳辐射产生的热能发电,一般是由太阳能集热器将所吸收的热能转换成工质的蒸气,再驱动汽轮机发电。前一个过程是光-热转换过程;后一个过程是热-电转换过程,与普通的火力发电一样,太阳能热发电的缺点是转换效率很低而成本很高,投资至少比普通火电站贵5-10倍。目前只能小规模地应用于特殊的场合,而大规模利用在经济上很不合算。光-电直接转换方式是利用光电效应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成电能,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缺点是:因为因为光伏发电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成电能,所以受到昼夜、季节、地理纬度和海拔高度等自然条件的限制以及晴、阴、云、雨等随机因素的影响,到达某一地面的太阳辐照度既是间断的又是极不稳定的,极大影响光伏发电效率,总的来说:采用光伏方式利用太阳能发电存在的问题是:①转换效率低;②投资大;③发电成本高;④仅能发电,不能提供热能供应。
温差发电原理虽然已被发现很多年,但是现有的利用温差发电原理制作的温差发电机存在热源不稳定及热电转换效率低的缺点,因此解决稳定热源的问题成为温差发电技术的关键因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经济节约、转换效率高且能同时实现发电和供热的太阳能温差发电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太阳能温差发电装置,包括太阳能集热装置,所述太阳能集热装置由太阳能集热器、介质导管和介质存储器组成,所述介质导管设置在太阳能集热器里面,并和介质存储器连通,其特特殊之处是:所述太阳能温差发电装置还包括导热热管和温差发电器,所述导热热管一端设置在介质存储器里面,另一端和温差发电器连接。
上述温差发电器外部设置散热器。
上述导热热管设置在介质存储器里面的一端外部设置有环形翼片。
上述介质存储器里设置有浮动盘管,浮动盘管上设置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位于介质存储器外部。
上述太阳能温差发电装置设置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和温差发电器通过导线连接。
上述太阳能温差发电装置设置有逆变整流器,所述逆变整流器通过导线和蓄电池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利用温差发电原理将太阳能集热器中收集的热量转换成电能,成本低廉,低碳环保,转换效率高。
2、在导热热管上设置有环型翼片,增大了有效的换热面积,换热效率增高。
3、温差发电器上设置有风冷散热器,使温差发电器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4、在太阳能集热器中设置有浮动盘管, 可同时提供热水供应,提高太阳能利用效率。
5、在温差发电器后设置有蓄电池,可进行电力储存。
6、在蓄电池后设置有逆变整流器,可提供交流电供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太阳能集热器,2-导热介质导管,3-导热介质存储器,4-导热热管,5-温差发电器,6-散热器,7-环形翼片,8-浮动管盘,9-出水口,10-进水口,11-蓄电池,12-逆变整流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一种太阳能温差发电装置,包括太阳能集热装置,所述太阳能集热装置由太阳能集热器1、介质导管2和介质存储器3组成,所述介质导管2设置在太阳能集热器1里面,并和介质存储器2连通,所述太阳能温差发电装置还包括导热热管4和温差发电器5,所述导热热管4一端设置在介质存储器3里面,另一端和温差发电器5连接;所述温差发电器5外部设置散热器6;所述导热热管4设置在介质存储器3里面的一端外部设置有环形翼片7;所述介质存储器3里设置有浮动盘管8,浮动盘管8上设置进水口10和出水口9,所述进水口10和出水口9位于介质存储器3外部;所述太阳能温差发电装置设置有蓄电池11,所述蓄电池11和温差发电器5通过导线连接;所述太阳能温差发电装置设置有逆变整流器12,所述逆变整流器12通过导线和蓄电池11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向民,未经杨向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5189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层枕头
- 下一篇:清梳联除微尘机除金属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