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束丝机的放丝机构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549647.7 | 申请日: | 2010-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456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 发明(设计)人: | 杨利国;张跃宗;王飞;苏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13/00 | 分类号: | H01B13/00 |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 地址: | 21554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束丝机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线电缆加工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束丝机的放丝机构。
背景技术
关于束丝机的概念可以由并不限于的以下公开的专利文献中得到理解,如CN201331975Y(恒定张力束丝机的卷绕系统)、又如CN20131519Y(束丝机)和CN2847474Y(同步牵引束丝机)以及CN2062107U(高速绞线机),等等。但上述专利方案均未披露束丝机的放丝机构,而放丝机构是束丝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之所以称其重要,是因为只有在保持理想的张力的状态下将线盘上的单根细导线放出,才能保障集束效果。
公知的即目前电线电缆生产厂商广为使用的束丝机的放丝机构的结构由图2所示,包括机架1、束丝退出装置2、张力装置3和制动装置4,束丝退出装置2设置在机架1的下端,张力装置3设置在机架1的上端并且对应于束丝退出装置2的上方,制动装置4与张力装置3连接,并且与束丝退出装置2相配合,束丝退出装置2包括一用于供设置束丝盘5的束丝盘轴,该束丝盘轴转动地并且以及水平悬臂状态设置在机架1的机架立柱11的下端,张力装置3包括涨紧座31、弹簧32、杠杆33、前、后导轮34、35、压轮36、偏心盘37和过渡轮38,涨紧座31与机架1的机架立柱11固定,杠杆33铰接在涨紧座31上,弹簧32的一端固定在杠杆33的近中部,另一端与涨紧座31固定,前、后导轮34、35均枢轴设置在杠杆33的一端,而压轮36则枢轴设置在杠杆33的另一端,偏心盘37枢轴设置在涨紧座31上,并且对应于压轮36的上方,与压轮36相接触,在偏心盘37上延接有一摆动杆371,过渡轮38转动地设置在摆动杆371的顶端,制动装置4包括一拉杆41和一制动蹄42,拉杆41的上端与杠杆33连接,制动蹄设在拉杆41的下端,与束丝退出装置2相配合,用于对束丝退出装置2制动或释放。
上述结构的束丝机的放丝机构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暴露出以下欠缺:一是容易产生乱丝现象,因为束丝盘5的放丝(退丝)转动力矩较大,一旦自束丝盘5上退出的束丝51出现断裂情形,因制动装置4的制动蹄42难以对其及时有效制动,于是在束丝盘5的惯性力的作用下,束丝51会无节制地从束丝盘5上退出,引起乱丝;二是工人工作强度大并且束丝机的工作效率受到影响,因为束丝盘5是以悬臂状态设置在束丝盘轴上的,因此束丝盘5的规格受到限制,通常情况下只能适应20Kg的200型束丝盘,由于束丝盘5的束丝51的容量小,从而增加了更换束丝盘5的频次,而每次更换束丝盘5需在束丝机停机的状态下进行,故不仅致使在线工人的劳动强度增大,而且束丝机的停机几率提高;三是更换束丝盘5的时间冗长,由图2的结构可知,不论是将新启用的束丝盘5安置到束丝盘轴上还是将束丝51用尽后的空的束丝盘5从束丝盘轴上取下,均需借助于工具对用于限定束丝盘5的紧固件操作;四是容易断丝,因为束丝盘5的规格小,放线张力大,故易致束丝51拉断。
鉴于上述已有技术,本申请人进行了合理的改进,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一旦出现断丝时,则制动装置能及时快捷地对束丝退出装置制动而藉以避免乱丝情形发生、无需频繁更换束丝盘而藉以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及提高束丝机的工作效率、更换束丝盘方便且快捷以及能够有效地防止束丝因张力过大被拉断的束丝机的放丝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束丝机的放丝机构,包括一机架,该机架具有彼此对应设置的一对机架立柱、上、下横梁、托架和托板,上、下横梁彼此上下对应地固定在所述的一对相互对置的机架立柱之间,托架固定在上、下横梁之间,托板以悬臂状态与下横梁固定;一束丝退出装置,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的托板上,该束丝退出装置包括放丝转架、第一、第二导丝轮、具有中心通孔的回转轴和制动盘,回转轴转动地设置在托板上,放丝转架由彼此构成为一体的水平臂和斜臂构成,并且由水平臂与回转轴的下端固定,而回转轴的上端探出托板,第一导丝轮枢轴设置在斜臂的底部,而第二导丝轮枢轴设置在水平臂的中部,制动盘与回转轴的上端固定;一张力装置,设置在所述的托架上;一制动装置,该制动装置包括拉杆、制动蹄和制动蹄杆,拉杆的上端与所述的张力装置连接,下端与制动蹄杆的一端铰接,而制动蹄杆的另一端枢轴连接在所述的托板上,在制动蹄杆的该端固定所述的制动蹄,并且制动蹄对应于所述的制动盘的上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水平臂与所述的斜臂彼此形成厂字形的形状,并且在斜臂的底端构成有一L形的弯折部,在该L形的弯折部上开设有一束丝导出孔,并且该束丝导出孔与所述的第一导丝轮相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496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避雷器
- 下一篇:一种镀锡铜包铝镁通信PCM中继电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