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由电池供电的USB充电器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535833.5 | 申请日: | 2010-09-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601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8 |
| 发明(设计)人: | 胡仲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仲辉 |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17009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供电 usb 充电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USB充电器,尤其涉及一种由电池供电的USB充电器。
背景技术
手机等数码产品使用广泛,时常会遇到电池电量不够的情况,尤其是在外出旅行时,没有可充电电源,对其正常使用造成不便。目前虽然有移动式电池充电器,但需要在设备关机后取出电池,对电池进行充电,手机等数码产品无法正常使用,特别是手机在关机后会与外界失去联系,因此这种方式仍会造成很多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电池供电的USB充电器,该充电器中电源由普通干电池提供,USB接口能输出稳定电压,再由USB连结线接入手机等数码产品对其充电,手机等设备不需要关机就可进行充电,非常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由电池供电的USB充电器,包括电池盒、转换器和USB输出端口,所述的电池盒电源正极和电源负极与转换器的正极输入端和负极输入端相连,转换器的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与USB输出端口的正极接口和负极接口相连。
所述的电池盒中电池可用但不限于干电池,装入电池不限定种类、型号、数量以及具体安装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充电器中电源由普通干电池提供,普通干电池购买方便,因而使用范围不受地域和时间限制。
2.采用电压转换器,由电池输入的电压转换成稳定的USB电压,并且在干电池电量不足以继续充电时,停止充电,并有指示灯提示,保证被充电设备的安全充电。
3.由USB母口做为输出端口,给数码产品充电时,只需用相应的USB连结线连结即可,使充电的数码产品种类、型号不受限制。
4.本实用新型小巧、方便,可随身携带。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1-电池盒,2-转换器,3-USB输出端口,4-导线,5-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阐述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及目的,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由电池供电的USB充电器,该充电器中电源由普通干电池提供,USB接口能输出稳定电压,再由USB连结线接入手机等数码产品对其充电,手机等设备不需要关机就可进行充电。
请参见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一种由电池供电的USB充电器,主要包括电池盒1、转换器2和USB输出端口3,所述的电池盒1电源正极和电源负极与转换器2的正极输入端和负极输入端相连,转换器的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与USB输出端口3的正极接口和负极接口相连。
所述的电池盒1电源正极和电源负极与转换器2的正极输入端和负极输入端直接相连。
所述的电池盒1电源正极和电源负极分别通过导线4与转换器2的正极输入端和负极输入端相连。
所述的转换器2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与USB输出端口3的正极接口和负极接口直接相连。
所述的转换器2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分别通过导线4与USB输出端口3的正极接口和负极接口相连。
所述的电池盒1中电池可用但不限于干电池,装入电池不限定种类、型号、数量以及具体安装方式。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说明,下面结合图2对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做进一下说明。
请参见附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为:首先电池盒1中的电池输出电压通过导线4输入转换器电路中,转换控制IC1对该输入电压进行控制,IC1的LX、FB端与L1、R1、R2组成一个振荡、升压、稳压电路,再由IC1的VDD、CE端与D1、C1、C2组成一个直流输出电压输出给USB端口。
本实用新型转换控制IC具有完备的电压控制功能,可自动根据供电电池的电压、电量进行升压、稳压控制,同时还可根据外加指示灯对电池电量、电压进行指示,提高充电的安全性能。
以上是对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由电池供电的USB充电器进行的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任何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所作的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仲辉,未经胡仲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358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