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光谱照相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533310.7 | 申请日: | 2010-09-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378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 发明(设计)人: | 徐宝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恒光警用器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3B17/14 | 分类号: | G03B17/14;G03B19/12;H04N5/225 |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47 | 代理人: | 王幼琴 |
| 地址: | 200437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光谱 照相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相机,尤其是指一种对物证进行取证的全光谱照相机。
背景技术
物证照相机是对物证进行取证以进一步进行痕迹鉴定的重要设备,是为破案、定案提供依据的需要设备。
一般照相机对于潜在的痕迹是很难摄成人眼可视的照片,因此,作为物证照相机对痕迹进行取证时必须要配备紫外光源,潜在的痕迹在该紫外光源的照射下有效激发痕迹(指纹、压痕等)荧光,使物证照相机摄出人眼可视的照片,以便对该潜在痕迹进行鉴定。
随着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犯罪手段也在不断翻新,现有的物证照相机尚不能满足现场勘察和物证技术发展的要求。例,现有一种紫红外相机的滤光镜是置于相机机身内的,这种结构使相机不能正常感应、拍摄可见光,影响相机使用范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并且不仅能感光紫外、红外光,同样能实现可见光正常拍摄的全光谱照相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全光谱照相机, 包括数码单反相机机身和置于所述机身前端的相机镜头;其特点是:所述的相机机身内部没有阻挡紫红外线的感光元件;所述的相机镜头是响应全光谱的石英镜头;还包括分色全光谱滤光镜,安装在所述相机镜头的前端,其由分色全光谱滤光片及固定所述分色全光谱滤光片的镜圈组成,该镜圈外缘与所述相机镜头的前端装卸连接。
上述全光谱照相机,其中,所述镜圈外缘与相机镜头前端装卸连接的结构采用螺纹连接结构或采用卡扣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相机的机身内部不使用传统阻挡紫红外线感光元件,而在镜头前设置可更换的分色全光谱滤光镜,使相机可分别对紫外、可见光、红外下的物证痕迹图像进行正常的拍摄,并使紫红外线无损失、无色偏完整地通过滤光镜,有利于提高相机取证痕迹成像清晰度。
为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效果,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全光谱照相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全光谱照相机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全光谱照相机的结构包括相机机身1和置于相机机身前端的相机镜头2,还包括置于相机镜头2的前端的分色全光谱滤光镜3。
所述的相机机身1为内部没有阻挡紫红外线的感光元件的数码单反相机机身。数码单反相机集多光谱照相、采集、存储、图像处理功能于一体,该相机机身是现有技术,其结构在此不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相机机身与现有的单反数码相机机身的区别是本实用新型的相机机身内部去除了传统的阻挡紫红外线的感光元件。
所述的相机镜头2是可响应全光谱的石英镜头,其与相机机身1配合使用,使本相机光谱响应范围达200nm-1100nm。
所述的分色全光谱滤光镜3由分色全光谱滤光片31及固定该分色全光谱滤光片31的镜圈32组成,镜圈32的外缘与相机镜头2的前端装卸连接,两者的装卸连接结构可采用螺纹连接结构或采用卡扣连接结构,以便根据需要更换分色全光谱滤光镜3,以实现相机感光紫红外、可见光波段。使用分色全光谱滤光片使紫红外线能够无损失、无色偏完整地通过滤光镜,有利于提高取证痕迹成像清晰度。另外,这种可更换分色全光谱滤光镜3的结构,使相机可分别对紫外、可见光、红外下的物证痕迹图像进行正常的拍摄。
图1中带箭头的虚线表示上述各部件的安装位置关系。
上述结构组成的全光谱照相机是一个可在紫外、可见光、红外光谱区间照相的单反数码相机,本相机由于光谱响应范围达200nm-1100nm,不仅能感光紫外、红外光,同样能实现可见光的正常拍摄,不会产生色偏,色差等现象,真正做到紫外-可见光-红外的全波段拍摄。
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而并非用作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恒光警用器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恒光警用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333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嵌入式超短焦背投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擦镜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