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和膏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529849.5 | 申请日: | 2010-09-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073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 发明(设计)人: | 郭隆;郭家硕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隆;郭家硕 |
| 主分类号: | B01F7/16 | 分类号: | B01F7/16;B01F3/12;B01F1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博通专利事务所 11264 | 代理人: | 刘俊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造水平电池领域,可以快速地且定量地将铅粉与化学液体混合搅拌均匀供应下一制程使用的自动和膏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密闭式铅蓄电池,具有以下缺点:
板栅采用将铅锭加热熔融灌注到模具的方式,耗材较多。
电池极板采用传统的垂直放置方式,容易有电解液层化现象。
采用电槽两侧的固定条来固定极群,经过使用因极板活物质形变及使用震动,容易造成活物质脱落。
因为制程包含多道干燥、熟成等工序,生产流程较长,使存货周转时间较慢,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上的压力。
板栅采用实心合金铅,以及用来将电池各极间串、并联的铅块无法省略,因此耗材较多。
铅材采用加热溶解,会产生铅蒸气,虽经过排气净化,但经常因排风不足造成对人员与环境的污染。
因重量重,其重量比能量(33wh/kg)较低,以及一般抗震结构的因素,寿命循环次数仅约300次,且充电时间较长约(6-8hr)。
水平铅蓄电池则是为了改良前述传统铅蓄电池的缺失而发展出来的新型电池;水平铅蓄电池是因为电池极板采用水平放置,不同于传统式铅蓄电池的垂直放置,故称为“水平电池”。
水平电池的基本制程:
其基材以强度较高且多线缠绕的玻璃纤维为蕊心,用冷挤压的方式在玻璃纤维外面包一层铅合金,而形成铅线。再将铅线编织成铅网,并发展出一种全新的铅膏,不需要经过熟成阶段,同时依照电池结构的需求,在铅网上分别依次涂上正极、负极铅膏成为极板;为加强极板活物质强度,在极板两侧加上特殊纸材,在经过干燥之后,包上特殊微细玻璃棉之后即可进行电池组装。而电池在封装完成之后,再进行真空注酸、化成、灌固化剂、清洗、包装等工序,即完成水平电池的生产程序。
因为极板采用水平放置,故可以避免电池的电解液浓度差的极化现象,而电解液浓度差的极化现象是传统铅蓄电池容量下降及寿命缩短的主要原因之一。
水平电池的极板阴阳直接连通,因此内阻小,极板活物质利用比较均匀,且节省极群并联铅材,大电流放电,电压降比较小。
采用铅网替代传统的栅板(grid),得以减轻电池重量、节省耗材,让电池的重量比能量大为提高(≥40wh/kg),同时电池的充电接受率也提高,因此有利于快速充电。
因为铅网抗拉强度大,能耐充放电循环中极板活物质的形状变化,因此循环寿命次数也相对提高。
所述的铅膏由铅粉和化学液体混合搅拌而成,业界称为“和膏”;现有的和膏方式,是利用人工量秤铅粉后倒入一盛桶内,再注入化学液体,然后再人工搅拌混合均匀;但是,前述的系统人工操作不仅效率很低,且铅粉在倒入盛桶及搅拌的过程容易飞扬,不利于工作人员的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尽量减少人工参与的和膏装置,藉以提升和膏的效率,且降低铅粉在工作场所中飞扬浓度,以维护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在一机台上设置多个轨道,设有滚轮的盛桶置于轨道上而可沿着轨道移动,对应轨道可延伸到达的位置的机台上设有至少送料落料单元、注液搅拌单元、倾倒单元与清洗单元;操作者将一盛桶移至送料落料单元的位置后,由送料落料单元将定量的铅粉落入盛桶内,操作者再将盛桶沿着轨道输送至注液搅拌单元,将定量化学液体注入盛桶内后予以搅拌成为铅膏;而后再将盛桶沿着轨道输送至倾倒单元,将盛桶倾斜一角度使铅膏流出落入位于下方等待的台车;然后再将盛桶沿着轨道输送至清洗装置,在盛桶内注入清水搅拌清洗后旋转一角度将废水倒出,清洁后的盛桶再被输送至所述送料落料单元重复前述的操作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是在机台设置一第一平台、一位于该第一平台上方的第二平台,与一位于该第二平台上方的第三平台,第一平台上设置多个横向轨道与多个纵向轨道,以及在该第一平台设置注液搅拌单元、倾倒单元与清洗单元;在第二平台与第三平台则共同设置所述送料落料单元。
本实用新型的送料落料单元,包含有一料斗、一具有出料口的料仓、一连接该料斗与料仓的输送机,以及一设于该料仓的出料口下方的秤桶,该秤桶下方设有一出料管,所述输送机将铅粉从该料斗输送至料仓,藉由自动感应或人为操作方式让定量的铅粉落至该秤桶,秤桶量秤铅粉的重量无误后,经由该出料管落至位于下方的盛桶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隆;郭家硕,未经郭隆;郭家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298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