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柱斜率防风测量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527931.4 | 申请日: | 2010-09-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801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30 |
| 发明(设计)人: | 杨惠兵;冯玉华;曹礼坤;洪涛;江全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C15/10 | 分类号: | G01C15/10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邓寅杰 |
| 地址: | 43007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斜率 防风 测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应用于高速铁路电气化工程的测量装置,特别是钢柱斜率防风测量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属于铁路电气化工程中公知公用的一种施工工具,对支柱的斜率一般用斜率靠尺测量,靠尺是长一米,成区字型,一般做成120cm长,在上部拐角上吊一线坠,在下面拐角上贴上16cm的尺子,中心为8cm,使用时靠在支柱上,当支柱一侧直立时为80cm。测时可按计算出来的支柱斜率,即是线坠在尺子上显示值来定支柱的斜率.
比如:接触网中间柱GH240/7.6米,计算出10--40mm为支柱斜率,施工中折算到斜率靠尺上(1米)为1--5mm,斜率靠尺如图1所示。
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缺点一是在高铁施工中,支柱都在高架桥上,如果遇到大风或雨天尺子将无法使用,风吹动线坠将无法测量现有结构特征,因线坠在外受风偏影响特别大,不可避免地会导致测量结果的不准确性;二是现有结构采用锚钉连接,尺子容易变形影响施工精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钢柱斜率防风测量尺,该装置可以减小恶劣天气对施工造成的影响,并且防止频繁施工导致尺子变形。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钢柱斜率防风测量装置,包括挂绳、线坠,其不同之处在于:还包括柱状壳体、调节螺栓,调节螺栓横向安装在柱状壳体顶部,挂绳连接在调节螺栓的中部,挂绳的末端连接有一垂挂至柱状壳体底部的线坠,柱状壳体的下部开有观测线坠偏离度数的窗口,窗口处配置有测量线坠偏离度数的测量尺或刻度线。
按以上方案,还包括垫块,所述垫块分别设置在柱状壳体上、下两端的同一侧。
按以上方案,所述垫块是固定在柱状壳体上的角钢。
按以上方案,所述柱状壳体是铝材壳体。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该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进行比较解决了恶劣天气对施工造成的影响,施工效率和施工精度得到了提高;
(2)该实用新型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结构更为简单合理,使用中不易变形;
(3)通过现场试用中与经纬仪比较,所测斜率相差为每米为1毫米,满足施工精度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置剖视图;
图2是图1的A向视图;
图3是图1的B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置整体结构正视图;图2是图1的A向视图;图3是图1的B向视图。
如图1、图2所示,钢柱斜率防风测量装置,包括一挂绳4、线坠3、柱状壳体1、调节螺栓2,调节螺栓2横向安装在柱状壳体1的顶部,挂绳4连接在调节螺栓2的中部,挂绳4的末端连接有一垂挂至柱状壳体1底部的线坠3,柱状壳体1的下部开有观测线坠偏离度数的窗口6,窗口6处配置有测量线坠偏离度数的测量尺5,当然,作为测量尺5的一种替代方式,也可以在窗口6处布置测量线坠偏离度数的刻度线。
钢柱斜率防风测量装置还可以设置2个垫块7,所述垫块7分别设置在柱状壳体1的上、下两端的同一侧。
更具体的,垫块7是固定在柱状壳体1的上、下两端的角钢。如图3所示,上述角钢分别通过2-3颗螺栓固定在柱状壳体1上。
以上各实施例中,柱状壳体1可选用较为轻便坚固的铝材壳体。
以上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本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和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电气化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电气化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279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自动胶订包本机书夹子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印刷座凹版印刷机的供墨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