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向活瓣侧孔导引导管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526547.2 | 申请日: | 2010-09-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912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 发明(设计)人: | 卢长青;王娟;张娟娟;杨敏华;李军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中医学院 |
| 主分类号: | A61M25/088 | 分类号: | A61M25/088 |
| 代理公司: | 郑州天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3 | 代理人: | 聂孟民;王逢伍 |
| 地址: | 450002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单向 活瓣侧孔 导引 导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是一种单向活瓣侧孔导引导管。
背景技术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是临床治疗冠心病的一种重要手段,导引导管是冠脉介入治疗的传送通道,供球囊扩张导管、导引钢丝或其它医疗器械经由导管导入,常规使用的普通导引导管前端没有侧孔,若冠脉近端较细,导引导管易于嵌顿血管开口,阻断冠脉血流,而前端带侧孔导引导管可以保持较好压力,减轻导引导管插入所致冠脉血流受阻情况,适用于主干开口病变或有导管嵌顿血管开口情况者,但目前使用的带侧孔导引导管由于侧孔的存在使得大量造影剂流失影响图像质量,增加造影剂用量及相关的副作用,限制了其应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向活瓣侧孔导引导管,既能有效减轻由于导引导管插入所致冠脉血流受阻问题,又可避免由于侧孔的存在使得大量造影剂流失影响图像质量,增加造影剂用量及相关的副作用的弊端。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导引导管管体和侧孔,其特征在于,在导引导管管壁开有侧孔,在管壁侧孔对应位置向内有单向活瓣,单向活瓣的长度大于侧孔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是将侧孔改成单项活瓣,液体只能由管外流入管内,由于单项活瓣的作用,管内的液体不能通过侧孔流出,达到既可以减轻导引导管插入所致冠脉血流受阻情况,又不影响造影时图像质量的目的,对于主干开口病变或有导管嵌顿血管开口情况者尤为适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横断面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纵剖面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的说明。
由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导引导管管体和侧孔,其特征在于,在导引导管管壁1开有侧孔2,在管壁侧孔对应位置向内有单向活瓣3,单向活瓣的长度大于侧孔的长度。
为了保证使用效果,所说的单向活瓣3向内,前端部5呈80度斜切面,与单向活瓣3相对应的侧孔前端部4呈45度的斜切面。
单向活瓣3呈弧形,与导引导管管壁形状相吻合。
本实用新型长度可为700mm,导引导管管体外直径为3mm,内直径2mm,距导引导管前端100mm处开有长度为3mm,宽度为1.26mm的侧孔2,单向活瓣3位于内壁侧孔2下方,宽度为1.5mm,侧孔前端部斜切45度,单向活瓣前端部斜切80度。
本实用新型的单向活瓣起到了一个单向阀门的作用,液体只能由管外流入管内,由于单项活瓣的作用,管内的液体不能通过侧孔流出,达到既可以减轻导引导管插入所致冠脉血流受阻情况,又不影响造影时图像质量的目的,对于主干开口病变或有导管嵌顿血管开口情况者尤为适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中医学院,未经河南中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265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边坡生态复绿的覆盖层
- 下一篇:地埋式车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