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安全静脉留置针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521450.2 | 申请日: | 2010-09-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801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 发明(设计)人: | 陈尊孔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尊孔;张国;新乡市驼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侯昌盛 |
| 主分类号: | A61M5/158 | 分类号: | A61M5/158;A61M25/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534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 静脉 留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临床穿刺留置输液用的新型留置针,它具有防逆流、防针刺的双安全保护装置,确保在使用过程中漏液现象的发生,也能防止医护人员被针尖所伤。
背景技术
临床上留置针的使用日益广泛,常用于危重病人抢救、癌症晚期、穿刺难度大的病人的输液;但留置针在临床使用过程中有时会出现肝素帽处或防菌帽处漏液现象,有时也会出现在针座处,严重影响病人的治疗和恢复速度,同时,医护人员在穿刺成功后退针时往往不小心会被针尖刺伤,因针刺伤而感染的疾病,最主要就是肝炎和艾滋病,严重威胁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现在医院在使用留置针的时候一般都是将头皮针穿在肝素帽上进行输液,在拔针的时候还要用肝素进行冲洗留置针,而且在退针的时候还要边退针边推液体,以防止血液回流到留置针内堵塞软管,因此,有效地防止漏液现象的发生从而使病人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和最快的恢复速度,减少针刺伤,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是一件急需解决的事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不足而提供的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系数高的安全静脉留置针,它能有效地防逆流、防针刺,保护了病人的同时也保护了医护人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措施是:
安全静脉留置针,包括针管护套、留置软管、铆钉、穿刺钢针、防溢塞、软管座、可伸缩针筒座、止流夹、输液导管、防菌帽、正压防逆流三通,可伸缩针筒座与软管座直接连接起到防针刺作用,正压防逆流三通连接于输液导管一端,起到正压防逆流作用;
上述安全静脉留置针,其特征在于可伸缩针筒座,包括一级针筒、二级针筒、三级针筒、钢针、连接件,其中钢针固定连接于一级针筒上;
上述安全静脉留置针,其特征在于一级针筒底部有一空腔平台,平台中央上方连接钢针导向固定杆,其内部中空,钢针固定后与钢针内腔相通;
上述安全静脉留置针,其特征在于钢针尾部与钢针导向固定杆为实体连接;
上述安全静脉留置针,其特征在于一级针筒、二级针筒的内腔顶端位置均含有一圆形挡圈;
上述安全静脉留置针,其特征在于二级针筒、三级针筒的尾部均含有倒扣和与挡圈相扣的圆帽;
上述安全静脉留置针,其特征在于连接件一端与三级针筒顶端连接,另一端与软管座相连接;
上述安全静脉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正压防逆流三通是由外壳、底座、活塞、大密封圈、小密封圈、阀壳、挡板、硅胶帽、弹簧构成,其中外壳、活塞、大密封圈、小密封圈、底座、弹簧构成正压装置,阀壳、挡板、硅胶帽构成防逆流装置;
上述安全静脉留置针,其特征在于弹簧一端套于底座内的导向固定杆上,另一端深入活塞内部空腔固定,整体形成正压内芯;
上述安全静脉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正压内芯与外壳连通过卡扣连接;
上述安全静脉留置针,其特征在于大密封圈、小密封圈分别固定于活塞上下处的卡槽内;
上述安全静脉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挡板位于外壳侧孔处,其上有一圆形突起,周边有4个可供液体流通的孔洞;
上述安全静脉留置针,其特征在于硅胶帽套于挡板上的圆形凸起,顶端有一凹槽可供液体流通;
上述安全静脉留置针,其特征在于阀壳与外壳侧孔相连接;
上述安全静脉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挡板上的圆形凸起上可以放置硅胶片替换硅胶帽起到相同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实用方便、安全、可靠、有效地避免针尖对医护人员造成伤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图3为本可伸缩针管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可伸缩针管座的剖视图
图5为一级伸缩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二级伸缩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三级伸缩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正压防逆流装置的剖视图
图9为防逆流装置内为硅胶片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安全静脉留置针,包括针管护套1、留置软管2、铆钉3、穿刺钢针4、防溢塞5、软管座6、可伸缩针筒座7、止流夹8、输液导管9、防菌帽10、正压防逆流三通11,其特征在于可伸缩针筒座7与软管座6直接连接,起到防针刺作用,正压防逆流三通11连接于输液导管9一端,起到正压防逆流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尊孔;张国;新乡市驼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侯昌盛,未经陈尊孔;张国;新乡市驼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侯昌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214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焊齿机的合金定位结构
- 下一篇:微孔理疗眼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