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曝气生物滤池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517975.9 | 申请日: | 2010-09-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014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 发明(设计)人: | 朱忠贤;陆平;陈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国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陈建和 |
| 地址: | 210048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生物 滤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效曝气生物滤池,可以广泛用于市政、印染、化工、制药等领域的污水、废水的二级、三级处理中。
背景技术
为了实现环保理念的普及,降低企业环境治理的投入,消除中小企业对污染治理投入无底洞的错误认识。实现环境的生态化、人居化。治理和维护环境也直接或间接着决定着人类的未来和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现有的曝气生物滤池装置,大部分都是大型处理装置,需要前期的土建投入,运行效率不高,大部分建成的设施都处于闲置状态,同时对运行人员的知识水平也有一定要求,从而限制了其在污水处理领域的广泛应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出一种高效曝气生物滤池,适用于曝气生物滤池(NBAF)工艺,NBAF工艺最初是为在污水的二级、三级处理中实现硝化、反硝化开发的,设计思想来自活性污泥A/O法。在具体工艺形式的实现中,该工艺抓住了曝气生物滤池即BAF的技术关键-滤料,并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的工艺特点。
高效曝气生物滤池,其特征是滤池下部设有进水管,中部是滤料层,厚度为2~3m,滤料顶部装有防止悬浮滤料流失的滤料挡板,滤料挡板上均匀安装有出水滤帽,滤料挡板上部空间用作反冲洗水的储水区,滤料层的底部与滤池底部的空间留作反冲洗再生时滤料膨胀之用。滤料层下部设有进水布水管9,滤料层的上部为好氧区,滤料层的下部厌氧区或缺氧区,在好氧区与厌氧区分界面设有穿孔曝气管,厌氧区下部设有反冲洗空气管,和排泥管,滤池的底部为沉淀区和排泥阀,出水槽设在滤池的最上部。
滤池供气系统分两套管路,置于滤料层内的工艺空气管用于工艺曝气,并将滤料层分为上下两个区:上部为好氧区,下部为缺氧区。根据不同的原水水质、处理目的和要求,滤料层的高度可以变化,好氧区、厌氧区所占比例也可有所不同。滤池底部的空气管路是反冲洗空气管。
从化工原理的角度看,滤料技术的改进是对反应器内部构造的改善,是加强传质、改善反应器内水力条件、生化反应条件的基本手段,是提高负荷的根本途径。在BAF工艺中,滤料一方面起着生物载体的作用,为生物膜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另一方面也起着过滤的作用。事实上,BAF性能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滤料的特性。曝气生物滤池NBAF采用的是比重小于水的球形有机滤料,粒径2~5mm,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和化学稳定性,在为微生物提供生长环境、截留SS、促进气水均匀混合等方面有一定优势。
目前,用于BAF的滤料有许多种,主要分沉没式和悬浮式两种,而悬浮滤料在截留SS、降解COD等方面要优于沉没滤料,相比之下NBAF采用悬浮滤料易于反冲洗,结合其具体的运行方式,就为NBAF拥有高的处理能力、延长运行周期,减少反冲洗水量创造了条件。
本实用新型生物反应器为周期运行,从开始过滤至反冲洗完毕为一完整周期,具体过程如下:经预处理的污水通过滤池进水管进入滤池底部,并向上首先流经滤料层的缺氧区。此时反冲洗空气管处于关闭状态。缺氧区内,一方面,反硝化细菌利用进水中的有机物作为碳源将滤池进水中的NO3-N转化为N2,实现反硝化脱氮。另一方面,滤料上的微生物利用进水中的溶解氧和反硝化过程中生成的氧降解BOD,同时,SS也通过一系列复杂的物化过程被滤料及其上面的生物膜吸附截留在滤床内。经过缺氧区处理的污水流经滤料层内的曝气管后即进入了好氧区,并与空气泡均匀混合继续向上流经滤料层。水气上升过程中,该区滤料上的微生物利用气泡中转移到水中的溶解氧进一步降解BOD,滤床继续去除SS,污水中的NH3-N被转化为NO3-N,发生硝化反应。流出滤料层的净化后废水通过滤池挡板上的出水滤头排出滤池。
随着过滤的进行,由于滤料层内生物膜逐渐增厚,SS不断积累,过滤水头损失逐步加大,在一定进水压力下,设计流量将得不到保证,此时即应进入反冲洗再生以去除滤床内过量的生物膜及SS,恢复滤池的处理能力。依据不同的处理情况,滤池出水指标(如SS)也可通过自控系统成为反冲洗的控制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国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国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179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碳化硅生产中的水循环系统
- 下一篇:饮料容器的水过滤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