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善了PIN脚排列的电阻式触控面板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513845.8 | 申请日: | 2010-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288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 发明(设计)人: | 毛肖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毛肖林 |
| 主分类号: | G06F3/045 | 分类号: | G06F3/045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贺红星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善 pin 排列 电阻 式触控 面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触控面板,特别涉及一种改善了PIN脚排列的电阻式触控面板。
背景技术
四线电阻式触摸屏由两层ITO(氧化铟锡)导电层组成,两层ITO导电层中间由分布均匀的隔离点间隔,当上层ITO薄膜受到外力点压时产生弯曲变形与下层ITO玻璃接触使上下ITO导电层导通,通过测量上下ITO层导通点位置的电压值偏可实现位置识别的功能。为使上下ITO导电层表面获得一个分布均匀的电压场,每层ITO层印有一对平行银线,每根银线对应一个PIN脚,共四个PIN脚,由软式排线FPC连接引出。PIN脚间因存在电势差形成的电压场,在遇到潮湿环境下,银线的银浆成分极易被电解分离,游离出来的银离子从正极慢慢地移向负极,最终导致短路。现有的触控面板的PIN脚的排列方式不尽合理,使此类短路故障极易发生。随着电阻式触摸屏应用的日益普及,触摸屏的使用环境越来越复杂,对其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PIN脚排列合理,短路故障发生率低的电阻式触控面板。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改善了PIN脚排列的电阻式触控面板,包括上下两个导电层,分别设于上下导电层边缘的上下层银线、设于银线表面的绝缘层和排线,上下导电层以粘合剂黏合;上下层银线的端部伸出绝缘层外形成上下层的PIN脚,所述PIN脚与排线电性连接,排线、PIN脚和导电层通过热压方式结合为一体,其特征在 于,所述PIN脚的排列方式为同层的PIN脚相邻排列。
所述PIN脚的排列方式还为上层PIN脚与其最近邻的下层PIN脚之间的水平距离大于2.5mm。
所述电阻式触控面板为四线电阻式触控面板。
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
通过同层的PIN脚相邻排列,而且上下层PIN脚之间的距离大于2.5mm,大大加宽了上层银线PIN脚与下层银线PIN脚之间的间距,从而降低了电迁移现象产生的风险,提升了产品性能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触控面板上层的示意图;
图2为触控面板下层的示意图;
图3为触控面板上下层组合后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阻式触控面板包括上下两层,两层通过粘合剂黏合连接,其中上层包括上层导电板11、设于导电层边缘的一对上层银线12、位于银线表面的绝缘层13和两个上层PIN脚121和122;下层包括下层导电板21、位于银线表面的绝缘层23、设于导电层边缘的一对下层银线22和两个下层PIN脚221和222;两个上层PIN脚121和122相邻排列,在触控面板上位于左侧位置;两个下层PIN脚221和222相邻排列,在触控面板上位于右侧位置;同时,上层PIN脚121与其最近邻的下层PIN脚221之间的水平距离大于2.5mm。
电阻式触控面板还包括软式排线FPC,软式排线FPC与PIN脚电性连接,排线、PIN脚和导电层通过热压方式结合为一体,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毛肖林,未经毛肖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138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壁挂显示器
- 下一篇:一种调压器阀口的模拟检测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