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壳式换热器换热管束防冲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506710.9 | 申请日: | 2010-08-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728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 发明(设计)人: | 韩军;冯慎勇;屈英琳;王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广厦环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8F9/22 | 分类号: | F28F9/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11255 | 代理人: | 齐玲;毛燕生 |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管壳 换热器 管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热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是一种管壳式换热器换热管束防冲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管壳式换热器来说,靠近流体进口处的管束所承受的流体冲刷较其它部位的管束更加强烈,高速流体的冲刷直接腐蚀换热管和管板,因此在流体进口处需加设防冲装置。传统做法是加设防冲板,其不足之处在于流体会集中于防冲板两端进入管束区,流体分布不均匀,仍会对换热管造成冲击破坏,压降也会更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壳式换热器换热管束防冲装置,它可以降低流体进口处的阻力损失,使流体均匀进入管束区,从而减少设备振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在换热器壳体内对应于进口处的布管区的上方,设有水平排列的实心防冲杆,防冲杆之间设有间隙。
因为流体进入管束区瞬间的流速最高,冲击破坏力最大,即流体入口处下方的换热管所受的冲击最强。而在此加设高强度的实心防冲杆,能有效地抵抗流体冲击。由于防冲杆之间设有间隙,所以流体可以从这些隙缝中均匀地进入管束区。因流体进入管束区后的流通空间变大,所以流体流速必然降低,冲击力减小,换热管自然获得了良好的保护。
附图说明
图1、2为管壳式换热器换热管束防冲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2及实施例详细说明:
在换热器壳体3内对应于进口2处的布管区的上方,布设两层水平排列的实心防冲圆杆4,防冲圆杆4由支撑板(或折流板)1固定,防冲圆杆4的规格、布杆角度及杆间间隙同换热管5的设置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广厦环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广厦环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067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长度测量系统
- 下一篇:一种即热容积式换热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