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闭路电视监控镜头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279076.X | 申请日: | 2010-07-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578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09 |
| 发明(设计)人: | 闫震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舜宇光学(中山)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13/00 | 分类号: | G02B13/00;G02B13/18;H04N5/225 |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1 | 代理人: | 谢自安 |
| 地址: | 5284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闭路电视 监控 镜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学镜头,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监控的光学镜头。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监控镜头普遍存在这样的缺点:外形尺寸较大,变倍的倍数不高。市场上现在主流的监控镜头所拍摄的图像无论是整体的清晰度还是图片的真实性等方面均不够理想,远远不能满足监控的图片均匀性和真实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高变倍、体积小、高清晰的闭路电视监控镜头。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相关技术方案:
一种闭路电视监控镜头,特征在于在镜筒的空腔中,从物方向镜方共光轴依次设有相互之间可作相对运动的第一透镜群、第二透镜群、第三透镜群和第四透镜群;在镜筒的空腔中、第四透镜群的下面还设有感光芯片;在第三透镜群与第四透镜群之间设有光阑;所述第一透镜群整体焦距为正,第二透镜群的整体焦距为负,第三透镜群的整体焦距为正,第四透镜群的整体焦距为正,所述第三透镜群朝物方向的第一枚透镜为玻璃非球面镜片。
如上所述的一种闭路电视监控镜头,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群的整体焦距为29mm,第二透镜群的整体焦距为-5.56mm,第三透镜群的整体焦距为13.64mm,第四透镜群的整体焦距为11.03mm。
如上所述的一种闭路电视监控镜头,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群、第二透镜群、第三透镜群和第四透镜群的整体焦距范围在3.8mm-38mm。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本实用新型有如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在第三透镜群中的第一枚透镜采用了玻璃非球面镜片,使本光学镜头大大地缩小了体积,实现镜头的超薄化,并提高画面的清晰度。
其次,本实用新型具有高倍率光学变焦,其倍数为10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在近景状态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在远景状态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一种闭路电视监控镜头,在镜筒1的空腔中,从物方向镜方共光轴依次设有相互之间可作相对运动的第一透镜群2、第二透镜群3、第三透镜群4和第四透镜群5。其中,第一透镜群2由三枚透镜组成;第二透镜群3也由三枚透镜组成;第三透镜群4由二枚透镜组成;第四透镜群5由二枚透镜组成。在第三透镜群4与第四透镜群5之间设有光阑8。在此处设置光阑8也有效地使整个光学镜头的长度缩短。
在镜筒1的空腔中、第四透镜群5的下面还设有感光芯片6,感光芯片6可采用CCD或COMS两种感光芯片。所述第一透镜群2整体焦距为正,第二透镜群3的整体焦距为负,第三透镜群4的整体焦距为正,第四透镜群5的整体焦距为正。具体来说,所述第一透镜群2的整体焦距为29mm,第二透镜群3的整体焦距为-5.56mm,第三透镜群4的整体焦距为13.64mm,第四透镜群5的整体焦距为11.03mm。使整个光学镜头设计合理。
在所述第三透镜群4朝物方向的第一枚透镜7为玻璃非球面镜片,采用了该玻璃非球面镜片之后,使本光学镜头大大地缩小了体积,实现镜头的超薄化,并提高画面的清晰度。
所述第一透镜群2、第二透镜群3、第三透镜群4和第四透镜群5的整体焦距范围在3.8mm-38mm。实现高倍率的光学变焦。使本镜头具有自动光圈、自动变焦、自动对焦。而且,在镜筒中还设有日、夜切换框,实现自动日夜切换功能。
本光学镜头中,第一透镜群2是安装固定在镜筒中。而第二透镜群3、第三透镜群4可移动地安装在镜筒中,第二透镜群3、第三透镜群4之间通过镜筒中的轨道可以实现作相对移动,而第二透镜群3、第三透镜群4由同一个马达来带动,该马达为变焦马达9,变焦马达9带动第二透镜群3、第三透镜群4在镜筒中移动,同时第二透镜群3、第三透镜群4相互之间也作相对移动,实现变焦。
另外,第四透镜群5由另外一个马达带动,该马达为对焦马达10,由对焦马达10带动第四透镜群5在镜筒中移动,实现对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舜宇光学(中山)有限公司,未经舜宇光学(中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790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