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轴真空挤出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240487.8 | 申请日: | 2010-06-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692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 发明(设计)人: | 林振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兴林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8B3/20 | 分类号: | B28B3/20 |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 |
| 地址: | 23716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 挤出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挤出设备,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双轴真空挤出机,尤其适于以煤矸石、粉煤灰、页岩、粘土及垃圾为原料生产多孔砖、空心砖、标砖及其它空心制品。
背景技术
对于以煤矸石、粉煤灰、页岩、粘土及垃圾为原料生产多孔砖、空心砖、标砖及其它空心制品,当前国内外均采用单轴挤出设备,利用泥缸壁与泥料的摩擦力阻止泥料旋转,合理设置螺旋导程以防止回泥,但是,当挤出力加大时,泥料的旋转力相应加大,泥料的挤出速度便会下降,产生泥缸发热,因此消耗大量动力,产品产生螺旋纹等严重缺陷,当旋转力大于摩擦力时,电动机电流急剧加大,泥料则在泥缸内旋转,泥料无法挤出。这种单轴挤出的结构形式不能有效控制泥料旋转及回泥,挤出效率普遍较低,仅为10%-30%,国内外最先进的挤出机效率也不超过30%。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有效克服泥料旋转及回泥,提高挤出效率,并且可防止泥缸发热,减少螺旋纹形成的双轴真空挤出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双轴真空挤出机的结构特点是在泥缸内,并列设置两付直径和旋转速度相同、螺旋槽和旋转方向相反的挤出铰刀,以其中一付绞刀的外缘与其中另一付绞刀的螺旋槽底相切,两付铰刀螺旋面交错重合,相互逆向旋转。
本实用新型双轴真空挤出机的结构特点也在于设置挤出铰刀的封闭段的长度大于2.5个导程。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也在于设置泥缸内侧壁为光面。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可有效节能降耗、增加产量,提高产品质量,可以将挤出效率提高到40%-50%左右。
2、本实用新型中泥缸内侧壁为光面,简化了泥缸的制造工艺。
3、泥料是塑性物质,受到挤压后会产生塑性变形,发生少量旋转和回泥的现象是不可避免的。而本实用新型较之单轴挤出机效率高出50%以上,特别适用于泥料含水率低的硬塑挤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双轴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双轴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压泥板、2泥缸、3左旋铰刀、4右旋铰刀、5机头、6机口、7主轴。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加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本实施例中的双轴真空挤出机是在泥缸内,并列设置两付直径和旋转速度相同、螺旋槽和旋转方向相反的挤出铰刀,即图中所示左旋铰刀3和右旋铰刀4,以其中一付绞刀的外缘与其中另一付绞刀的螺旋槽底相切,两付铰刀螺旋面交错重合,相互逆向旋转。
泥料在受料段受到压泥板1的挤压,沿着螺旋绞刀外侧进入泥缸2,在主轴7的驱动下,左旋铰刀3和右旋铰刀4相向旋转,产生一面旋转一面前进的螺旋运动,填实铰刀下方空间的同时,把泥料送进位于机头5所在一侧的封闭段,再由机口6中掂出虽然泥料在旋转中会降低前进的速度,但是由于受料段铰刀导程较大,有足够的泥料输入封闭段。
泥料在封闭段中受到挤压力的影响产生旋转的倾向,由于螺旋槽在交会区域重合,两个螺旋槽内的泥料阻止了对方的旋转,而且内外层阻力基本相同,泥料不会产生分层现象。螺旋槽的交会区域所产生的互阻现象不但阻止了泥料的旋转,而且是阻止了前方泥料回泥。
本实施例中,由于克服泥料旋转的阻力不再依赖泥缸壁的摩擦力,取消了泥缸壁上的凹槽等于取消了回泥的通道,还减少了泥料前进的阻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兴林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兴林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404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聚氨酯板材生产用数控模具
- 下一篇:万维短玻纤加强石膏板生产流水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