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健康床的主动支撑肩颈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237174.7 | 申请日: | 2010-06-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063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 发明(设计)人: | 许汉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汉忠 |
| 主分类号: | A47C20/00 | 分类号: | A47C20/00;A47C2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何文彬 |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健康 主动 支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本实用新型一种健康床的主动支撑肩颈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透过压力传感器感测每一气囊内的压力值,由此取得使用者是否由平躺转为侧躺的依据,并自动舒缓肩膀所承受重力的健康床的主动支撑肩颈装置。
背景技术
公知健康床垫款式可说是五花八门,有标榜记忆床、能量床等;然而,现用床垫的共通点均在于被动支撑,透过床内的弹簧将使用者身体的支撑,而,实际上弹簧受力下压,并无实际的支撑行为,使其无法解决使用者长期失眠之苦。
因此,为解决被动支撑的缺限,本案申请人已提出PCT申请第PCT/CN2007/0002585号(下称引证1)及第PCT/CN2007/002602号(下称引证2)及PCT/CN2007/002956(下称引证3)及台湾申请第098209673号(下称引证4)一系列有关主动支撑脊椎曲线的健康床,然而,上述引证1-4主要都是针对脊椎曲线进行支撑,忽略用户在侧躺时,其肩膀必须承受人体的重量,导致使用者长时间侧躺时,常因肩膀无法负荷人体重量,而衍生出手麻、肩颈酸痛、落枕等诸多问题。
由此可见,上述现用物品仍有改良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在提供一种健康床的主动支撑肩颈装置,侦测肩颈气囊组的气囊压力是否有突然升高情形,用以断定使用者是否由平躺转为侧躺的依据,若断定为侧躺,即会自动将压力升高的气囊压力调降至设定值,使肩膀承受的重力受到缓冲。
本实用新型的次一目的是在在提供一种健康床的主动支撑肩颈装置,是设置一未充气的头部气囊组,当使用者侧睡时,该头部气囊组的气囊即会被充气 至设定值,使肩膀下降,头部上升,进而舒缓肩膀的承受重力。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的健康床的主动支撑肩颈装置,包括:
一床垫,其内部包覆有垫体,该垫体上设置有多个贯穿的穿孔;
一肩颈气囊组,其包含多个气囊,每一个气囊上设置有充放气孔,该气囊充满气体;将肩颈气囊组设置在垫体床垫的垫体顶面接近床头的位置处;
一气管组,其包含多条气管,每条气管一端是与肩颈气囊组的每一个气囊的充放气孔相连接,而气管的另一端则贯穿垫体的穿孔输出;
一充放气装置,其上设置有多个出气口,每一出气口均与一控制开关电性连接,该控制开关与气管组的气管相连接;
一压力传感器组,其包含多个压力传感器,该压力传感器侦测肩颈气囊组的各气囊内部的压力值;
一控制装置,其与充放气装置、各个控制开关及压力传感器组的各个压力传感器电性连接;
当控制装置接收其压力传感器传送的肩颈气囊组全部气囊压力升高的信号时,即可判断用户由平躺转为侧躺,并判读出受到人体肩膀抵压的气囊压力值最高,即会驱使控制开关开启,使充放气装置将肩颈气囊组的全部气囊调降至设定的压力值。
所述的健康床的主动支撑肩颈装置,还包含一个三通管,该三通管的第一通口与气管相接,第二通口与控制开关相连接,第三通口与压力传感器相连接,使压力传感器侦测气囊内的压力值。
所述的健康床的主动支撑肩颈装置,其中该控制装置为具有输入接口的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或PDA。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的健康床的主动支撑肩颈装置,包括:
一床垫,其内部包覆有垫体,该垫体上设置有多个贯穿的穿孔;
一头部气囊组,其包含多个气囊,每个气囊上均设置有充放气孔,该气囊均处于未充气状态;将头部气囊组设置在垫体床垫的垫体顶面接近床头的位置处;
一肩颈气囊组,其包含多个气囊,每一个气囊上设置有充放气孔,该气囊 充满气体;将肩颈气囊组设置在垫体床垫的垫体顶面接近床头的位置处,使肩颈气囊组与头部气囊组平行排列;
一气管组,其包含多条气管,每条气管一端与头部气囊组及肩颈气囊组的每一个气囊的充放气孔相连接,而气管的另一端则贯穿垫体的穿孔输出;
一充放气装置,其上设置有多个出气口,每一出气口均与一控制开关电性连接,该控制开关与气管组的气管相连接;
一压力传感器组,其包含多个压力传感器,该压力传感器侦测头部气囊组及肩颈气囊组的各气囊内部的压力值;
一控制装置,其与充放气装置、各个控制开关及压力传感器组的各个压力传感器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汉忠,未经许汉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371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