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热水器的进水管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233930.9 | 申请日: | 2010-06-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244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 发明(设计)人: | 叶远璋;黄上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高明万和电气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H9/00 | 分类号: | F24H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8524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热水器 进水 | ||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电热水器的进水管,适用于带储水功能的电热水器。
背景技术:在现有技术中,为防止冷水垂直喷射至电热水器内胆中的热水层,降低电热水器输出的热水温度,影响电热水器的热水输出率,电热水器内胆的进水口内一般安装有进水管。进水管一般采用底面开口,顶面封闭,管壁四周设置水平出水口的结构,使冷水不能垂直向上喷射,而是从出水口水平向四周散开,但由于进水时冷水受水压作用,从出水口涌出后仍然保持向上运动的惯性(即冷水的出水方向为斜向上),导致冷水往上涌,与上部的热水层混合,降低了冷热水分层的效果,进而降低了电热水器的热水输出率。为了克服这些缺陷,对电热水器的进水管进行了研制。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电热水器的进水管,它能有效地减少进水管出水时内胆中冷热水的混合,提高电热水器的热水输出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管体,管体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出水口向下倾斜,出水口的中心线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0°且小于90°。
所述夹角为10°~45°。
所述夹角为25°或30°或35°。
所述管体与进水口、出水口整体成型,并采用PP材料制作。
本实用新型同背景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
1、由于本实用新型中出水口向下倾斜出水,故它能有效地减少出水管出水时内胆中冷热水的混合,提高电热水器的热水输出率。
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参看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管体,管体上设置有进水口1和出水口2,管体与进水口1、出水口2整体成型,并采用PP材料制作。出水口2向下倾斜,出水口2的中心线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0°且小于90°。冷水从管体的进水口1流至出水口2,在出水口2的导向作用下,冷水往下涌出,而不是水平涌出,从而减少所进的冷水对内胆中原有已分层的热水的冲击,提高冷水与热水的区隔,从而提高电热水器的热水输出率。
本实用新型中,出水口2的中心线与水平面的优选夹角范围为10°~45°。当夹角小于10°时,向下涌出的冷水不能抑制进水管底部的进水压力,导致涌出的冷水往上涌,与上部的热水混合。当夹角大于45°时,涌出的冷水过度集中在某一进水区域并向下冲击,使该进水区域上下的冷热水产生急促对流,扰乱分层的冷热水,同时无法使进水区域以外的水往上顶,进水区域过小将会降低内胆中热水的利用率,从而降低电热水器的热水输出率。实验证明,在10°~45°的角度范围中,25°、30°、35°均能较好地抑制进水压力,而且进水区域较大,是较佳的优选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高明万和电气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高明万和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339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椒香小龙虾及其配制方法
- 下一篇:扁形茶连续自动炒制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