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消化道体液微型采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218804.6 | 申请日: | 2010-06-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192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 发明(设计)人: | 李虹;宫兆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金山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10/00 | 分类号: | A61B10/00 |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恒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102 | 代理人: | 刘小红 |
| 地址: | 401120 重庆市渝北区***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化道 体液 微型 采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检测器械,尤其是一种封装简单、能够保证采集到的均为体液、采集到的体液能够在检测之前被完好保存、采样装置不受消化道压差的影响和采样时间可控制的消化道体液微型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胶囊内窥镜作为一种消化道疾病的可视化诊断设备,已经在临床上得到成功的应用,CN1709196及CN1647749等公开的双工多通道智能胶囊消化道内窥镜的控制方法及双工多通道智能胶囊无线内窥镜系统胶囊内窥镜系统,通过无线双工通信方式实现了对胶囊内窥镜的定点图像采集和各种控制。但是由于没有取样的功能,不能定点取样,获取的诊断信息单一。
中国专利ZL03232994.6公开了一种微型消化道采样装置,通过位于胶囊状装置两端的,受电磁铁控制的两个弹簧的拉伸分别带动带采样漏孔的内密封壳和外密封壳的相对移动,完成采样漏孔之见的对位和错位,通过内外密封壳上采样漏孔的对位实现采样。但该装置存在以下的不足:
(1)封装非常困难;
(2)气密性;
(3)由于消化道内的压强时刻变化,该装置在采样结束后,不能保证所采集到的液体不会受到外界压强变化的影响;
(4)由于消化道内有很多气体,很可能只采集到大部分气体;
(5)采样时间不可控。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的医疗用消化道体液采集装置封装非常困难、气密性、采样时间不可控、受压强变化影响大和检测效果差。
实用新型的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封装简单、能够保证采集到的均为体液、采集到的体液能够在检测之前被完好保存、采样装置不受消化道压差的影响和采样时间可控制,检测精度高的消化道体液微型采集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如下,即消化道体液微型采集装置,包括壳体及设置其上的采样口及设置在壳体内部的体液收集仓,其中:所述壳体内腔有体液收集仓,体液收集仓分为动力控制安装仓和排气仓;所述体液收集仓由开有吸附口的活塞、设置在活塞内腔中的吸附材料和套在活塞吸附口两边的密封圈构成;所述动力控制安装仓中设置有电源、信号接收转换电路及天线、熔断电压控制电路及固定装置,固定装置由长短不等的两根可熔断线及弹簧构成,其中由弹簧的前端与与活塞连接,长短不等的可熔断线分别将弹簧压缩成两种状态,当熔断电压控制电路使短的可熔断线熔断时,解除弹簧的第一压缩状态而使其伸长至长的可熔断线将弹簧压缩的状态,此时活塞被弹簧推到其吸附口与壳体上的采样口对位的位置;当熔断电压控制电路使长的可熔断线熔断时,活塞再次伸长,推动活塞直到排气仓,此时其吸附口与壳体上的采样口错位;排气仓具有至少一个排气孔。
上述结构中:所述壳体被分为左、右两段,两段之间通过螺纹或卡口连接。所述壳体的采样口体液收集仓由开有吸附口壳体为绝缘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采样胶囊在前期生产过程中封装简单;体液采集前后,体液采集腔为密封状态,所采集液体样本能够较好地得到保存;采样机构不受消化道压差的影响;采用吸附材料进行采样,以保证所采集到的均为体液;采样时间可控。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上述结构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采样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采样完成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外壳;2、电源;3、信号接收转换电路及天线;4、熔断电压控制电路;5、固定装置;6、弹簧;7、可熔断线;8、可熔断线;9、密封圈;10、异形活塞;11、吸附材料;12、采样口;13、排气仓;14、排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金山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金山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188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