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视频智能分析服务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215605.X | 申请日: | 2010-05-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905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 发明(设计)人: | 陈色桃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迅通计算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G08B13/196;H04L29/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063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龙口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视频 智能 分析 服务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监控系统用视频分析服务器,尤其是一种结构简单、可保证传输链路稳定、减少指挥中心网络压力、节省网络资源、延长系统预警时间的视频智能分析服务器。
背景技术
目前,智能视频监控告警系统已广泛应用于银行、宾馆、商场、医院、住宅区、机场、公路、公园等领域,实现了对视频画面的全天候(24小时)实时智能监控。通过系统中所设置的视频分析装置,可以完成逆行检测、遗留物检测、入侵检测、异常速度检测、徘徊检测、遗弃物检测、路径检测、火焰检测、烟雾检测、值班在岗检测、非法停车检测、物品搬移检测,人群密度估计、人数统计、人脸识别、打架等非法视频行为并及时告警。现有的视频分析系统有以下两种形式:
1、后台视频分析后台视频分析是通过一路或多路摄像机将视频信号连接到视频服务器,对视频信号进行编码后,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线路,将信号传送到指挥中心。利用安装在后台视频服务器上的视频分析软件,对视频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存在如下缺点:a.所有视频数据无论是否具有告警价值都要传输到指挥中心视频分析服务器进行数据分析,占用大量传输通道带宽,增加网络成本,浪费网络资源;特别是如采用传统的有线网络进行传输,一旦出现网络故障将导致整个监控系统瘫痪;b.由于要对传输到中心视频服务器的每幅画面进行图形特征分析,导致中心服务器的压力大,视频智能分析数量因受强大数据处理能力的限制而有限;c.由于数据是经过编码后传到指挥中心进行的图形分析,因此在指挥中心得到的图形质量经压缩后已经发生失真,因此视频分析的准确率不高。
2.前置视频分析前置视频分析是通过DSP技术将图形分析软件嵌入到视频服务器中,进行图形前置分析,解决了后台视频分析所存在的部分问题,但是其需要采用有线网络或者无线网桥的传输方式将分析后的告警图像回传到监控中心,这种方式一旦传输链路出现故障将导致整个系统瘫痪。因此,现有的前置视频分析只是一个独立的视频分析系统,无法同时实现智能视频分析和数据传输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保证传输链路稳定、减少指挥中心网络压力、节省网络资源、延长系统预警时间的视频智能分析服务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视频智能分析服务器,在壳体内设有用于与摄像机相接的音视频A/D转换模块,音视频A/D转换模块分别与DSP智能视频分析模块、DSP视频编码模块相接,DSP智能视频分析模块与DSP视频编码模块相互连接,DSP视频编码模块与CPU相接,与CPU还相接有FLASH模块和SDRAM模块,CPU的输出端与WEB服务器相接。
所述的DSP智能视频分析模块通过驱动电路与报警信号输出接口相接。
所述的DSP视频编码模块通过串口芯片与RS232/RS485相接。
所述的CPU通过以太网芯片与以太网接口相接。
其中各个英文简称对应的中文全称如下:
A/D转换:为模数转换; DSP:数字信号处理;
CPU:中央处理单元,也可简称为微处理器;
FLASH:闪存; S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
本实用新型是在单一设备中实现了智能视频分析和网络传输,通过摄像机采集的视频信号分别进行编码和智能视频分析,只将具有告警价值的图像通过网络传送到监控中心,减少指挥中心的网络压力,节省网络资源;提高了视频分析及传输速度,延长了系统的预警时间;可以根据有线或无线网络的传输功能而进行网络结构布置,当任意一个传输点出现故障时,可以动态选择一个最优化路径,将视频和数据信号传送到监控中心,保证了传输链路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路原理框图。
图中:
1、音频A/D转换模块 2、视频A/D转换模块
3、DSP智能视频分析模块 4、DSP视频编码模块
5、CPU 6、FLASH模块
7、SDRAM模块 8、WEB服务器
9、驱动电路 10、报警信号输出接口
11、串口芯片 12、RS232/RS485
13、以太网芯片 14、以太网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迅通计算机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迅通计算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1560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