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两响炮安全燃放装置的遥控点火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213258.7 | 申请日: | 2010-06-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807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2 |
| 发明(设计)人: | 陈亚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亚梅 |
| 主分类号: | F42B4/04 | 分类号: | F42B4/04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许方 |
| 地址: | 21415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两响炮 安全 燃放 装置 遥控 点火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遥控装置,尤其是一种遥控点火装置。
背景技术
两响炮,又名二踢脚,是烟花爆竹中最重要也是最常见的一种,经常在节日、庆典等场合燃放。传统的燃放两响炮的方式一般都通过人工点燃导火索进行,由于人与两响炮直接接触,因此安全性较差,每年都会发生很多起因为不当燃放而引起的人身伤害事故,对人们特别是儿童的安全构成很大的威胁。围绕如何安全燃放两响炮,目前已经出现了不少安全燃放装置,,基本的思路都是通过将两响炮固定在一个起固定、导向作用的装置内,从而使燃放的两响炮向固定的方向飞,从而减小两响炮伤人的危险。例如,申请号为200920113647.X的中国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安全燃放装置,它由筒身与底架组成,在筒身上设置引线开孔,由于筒身的存在,从而能够有效避免两响炮在点火后不能垂直发射的风险。显而易见,上述发明在使用过程中仍然需要人与两响炮近距离接触,因此安全性的提高很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通过对上述安全燃放装置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如果能够在较远的距离就能够实现点火的话,燃放两响炮所产生的危险性会大大降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现有两响炮安全燃放装置的遥控点火装置,从而使人们可以远距离遥控点燃两响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两响炮安全燃放装置的遥控点火装置,包括信号发射部分和信号接收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发射部分包括电源、编码器、波形发生电路和信号发射电路;信号接收部分包括电源、信号接收电路、解码器、点火器触发电路及点火器;编码器与解码器中设置的编码相同。
将信号接收部分固定在现有的两响炮安全燃放装置上,使点火器位置与两响炮安全燃放装置导火索引出的位置对应,点火器一点火即可引燃导火索;燃放两响炮时,信号发射部分发出遥控信号;信号接收部分接收到遥控信号后通过点火器触发电路发出触发信号触发点火器点火;点火器点火并引燃两响炮的导火索。
上述遥控点火装置中,编码器和解码器的主芯片可以使用市场上常见的芯片,这种芯片分为发送芯片和接收芯片,且一一对应,例如:MF-T1B,MF-T3B,JM2455,PT2262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信号发射部分的电路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信号接收部分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信号发射部分的电路原理如附图1所示,其中101为主芯片,可以根据芯片的特性设计发送信号的波形,还可以进行编码,每个发送与接收设备之间都有一套唯一编码,所以一个发送器对应一个接收器,本实施方式中选择PT2262芯片;102为波形发生电路,根据主芯片的不同,波形发生电路有一定的区别;103为编码开关,此处编码开关设定的编码要和接收电路中的编码器的编码相同;104为发光二极管,起指示作用;105(电感),106(电感),107(电容),108(电容)为信号发射电路;109为三极管,对信号起放大作用;110为限流匹配电阻;111为芯片匹配电阻,根据芯片的不同而不同;112为电源。
编码芯片PT2262发出的编码信号由:地址码、数据码、同步码组成一个完整的码字,解码芯片PT2272接收到信号后,其地址码经过两次比较核对后,VT脚才输出高电平,与此同时相应的数据脚也输出高电平,如果发送端一直按住按键,编码芯片也会连续发射。当发射机没有按键按下时,PT2262不接通电源,其17脚为低电平,所以315MHz的高频发射电路不工作,当有按键按下时,PT2262得电工作,其第17脚输出经调制的串行数据信号,当17脚为高电平期间315MHz的高频发射电路起振并发射等幅高频信号,当17脚为低平期间315MHz的高频发射电路停止振荡,所以高频发射电路完全受控于PT2262的17脚输出的数字信号,从而对高频电路完成幅度键控(ASK调制)相当于调制度为100%的调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亚梅,未经陈亚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132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运动物体长度和直径在线检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车用格栅式防弹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