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起子头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212629.X | 申请日: | 2010-06-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696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 发明(设计)人: | 赖英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铬特镁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5B23/00 | 分类号: | B25B23/00;B25B1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徐乐慧 |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起子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起子头结构,尤指一种可提升结构强度,降低作业耗损率的起子头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工业技术领域中,运用螺丝之类的锁固件作为对象之间的连结工具,是最为常见的,因此,为了适应各种不同标尺的螺丝锁固件,以及各种具有不同嵌合槽型态的螺丝锁固件,业界开发出各种不同型态及多种尺寸规格的可替换式起子头工具,以供操作者随时依照需求进行更换。
就一般常见的起子头结构,都具备有连结段及驱动段;该连结段为一多边形柱体,可供套接于起子杆或电动工具以便进行扭转动作;该驱动段呈一圆形柱体,其圆径小于连结段的相切内径,前端沿轴向环设有多数个弧形槽,以设计出各种不同型态的作业端,前述作业端常见有一字形、十字形、和米字形等,使之牢固嵌合于锁固件的嵌合槽,以便将作业端旋转锁入欲结合的对象内固定。
由于起子头在进行扭转作业时,会承受一种扭转剪应力,而扭转剪应力的运算是扭力值乘上断面半径,除以断面的极惯性矩,据此可知,在起子头最小的断面半径处,所承载的极惯性矩为最大,相对造成的扭转剪应力也最大;因此,当起子头配合强力型高转速的电动工具带动锁固件旋转至紧迫状态后,常会在起子头的前作业端到达临界点后,即刻产生扭力破坏的磨损现象或断裂现象。
现有技术如中国台湾专利证号为M358701的“防急速损坏之起子头”结构,其特征包括:结合部及作业部,其中:该作业部包括驱动端及过渡段,该过渡段设有与驱动端衔接的第一颈部、与结合部衔接的第二颈部,以及位于第一颈 部与第二颈部之间,且直径较第一颈部与第二颈部为小,并呈过渡段由第一颈部至缓冲部直径逐渐缩减,再由缓冲部至第二颈部直径逐渐增加的弧形内凹型态,以供受力变形时延长变形时间而具警示功效的缓冲部。
上述结构主要是在结合部与作业部之间设计一直径往中间呈渐缩状态的过渡段,目的是欲将起子头承受的扭转剪应力由作业部导引至该过渡段处,尽可能由过渡段产生变形,以延长整体的变形断裂时间。
再者,另一公开技术为美国公开号为US5868047的专利“电动起子头结构”,其揭示该起子头具有柄末端、顶末端及连结在柄末端和顶末端的中间部分,该中间部分的直径小于柄末端和顶末端,且长度在18毫米至23.5毫米之间,直径大约在3.55毫米至6.35毫米之间。
但是,上述两种公知结构的共同缺点是:碍于起子头的造型因素,当其承受扭转剪应力到达临界点后,再持续施力,终究会有断裂缺点,以及在高转速和高扭力的电动工具带动下,起子头无法有效分散承载的扭转剪应力,以致在起子头的驱动端与锁固件的连接处产生严重震动状态,致两者密合性不佳,有造成驱动端快速磨损消耗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消减扭转剪应力作用,进而有效降低起子头的耗损率,以达到延长起子头使用寿命的起子头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起子头结构,其包括:连结段、驱动段、以及介于连结段与驱动段之间的缩颈段,该连接段一端延伸有缩颈段,该缩颈段则延伸有驱动段,该驱动段前端设有作业端,在作业端前端设有有效工作段,有效工作段最大断面外径大于缩颈段的长度,而缩颈段外径大于或等于有效工作段的长度,以达到结构强化的功能。
上述该连结段,其设计呈多边形柱体,其主要可供与起子杆或气动工具进行结合;
上述该驱动段,前端以中心轴向为基准环绕设有多数个弧形槽,以形成各 种可与锁固件嵌合的作业端,前述锁固件为具有各式嵌合槽形状的螺丝,而前述作业端于前端配合起子头总长度设有标准有效工作段;
该驱动段于前端环设各弧形槽,在各弧形槽末端与驱动段相对底端缘间预留一强化段,在缩颈段与驱动段之间设有上锥体转变(Tapering Transition),在缩颈段与连结段之间设有下锥体转变(Tapering Transition),前述该上锥体转变相对水平线形成的夹角小于下锥体转变相对水平线所形成的夹角,据此,构造的起子头结构,当其配合高转速的电动工具带动产生高扭矩牵动锁固件至迫紧状态后,所产生的扭转剪应力可借由上锥体转变传导至缩颈段,一部分再由下锥体转变传导至连结段,一部分提升扭力变形值,再反馈回锁固件,使执行的操作更为平稳,相对可有效降低起子头的耗损率。
借由本实用新型的起子头结构,当起子头在承载扭转剪应力时,可产生反馈作用力,将该扭转剪应力再引导回馈给锁固件,进而消减扭转剪应力作用,使起子头与锁固件之间的连结动作更为密合平稳,进而有效降低起子头位于前端的驱动段的耗损率,以达到延长起子头使用寿命的目的。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铬特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铬特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1262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间隔式功能性处理非织造材料
- 下一篇:一种油井用水泥缓凝剂生产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