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金属板塑形钳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198465.X | 申请日: | 2010-05-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012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 发明(设计)人: | 程东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17/88 | 分类号: | A61B17/88;A61B17/5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853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板 塑形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神经外科、骨科用金属板塑形钳。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临床上治疗颈椎椎管狭小引起的脊髓、脊神经根受压等,常规的手术方法是单开门术式颈椎椎管扩大术。颈椎椎管扩大后,把事先切割下来的棘突经过修整后借助植骨固定件植于椎板与椎板断面之间,以此达到椎管扩大的目的。但是植骨固定件属钛合金板,为直线型板,不能与有一定弧度的椎板贴合;必须将直的钛合金板塑形成与椎板相应的弧度才能满足手术需要。
目前,医生都是采用手工塑形,手工塑形的形状是达不到手术要求的,而且固定件都是钛合金材料,有较强的弹性,所以需要专业的工具来完成塑形。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为固定件等金属板塑形的钳子,有效的解决了医生在在手术中没有专业金属板塑形工具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金属板塑形钳,包括手柄、轴、上钳,下钳,弹片及滚轮,其特征在于:下钳由分开的左右两片钳喙组成,上钳与下钳错开,上钳居中,左下钳喙与右下钳喙之间的间距为上钳喙宽度的双倍,上钳的 钳喙与下钳的左下钳喙、右下钳喙的内侧均为有弧度的弧面;手柄之间设置弹片,弹片在上手柄一端设置滚轮,下手柄一端固定。
手术中,本实用新型的钳喙夹紧金属板,上下钳喙产生的剪切力使金属板变形,直至达到贴合固定件与椎板所需要的形状,本实用新型来塑形固定件等金属板,简单方便,塑形的形状可以满足高精密的手术要求。
本实用新型定位准确,钳持、夹持牢固,不易滑脱,方便手术操作,提高手术速度,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性强的效果,保证了手术正常进行。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用本实用新型金属板塑形示意图。
图中所示:1、上钳喙,2、左下钳喙,3、轴,4、上手柄,5、弹片,6、下手柄,7、右下钳喙,8、金属板。
具体实施方式
金属板塑形钳,包括上手柄4、下手柄6、轴3、上钳喙1,左下钳喙2,右下钳喙7、弹片5及滚轮,其特征在于:下钳由分开的左右两片钳喙组成,上钳与下钳错开,上钳居中,左下钳喙2与右下钳喙7之间间距为上钳喙宽度的双倍,上钳的钳喙与下钳的左下钳喙、右下钳喙的内侧均为有弧度的弧面;手柄之间设置弹片5,弹片5在上手柄4一端设置滚轮,下手柄6一端固定。
实施例1、植骨固定件塑形。临床上治疗颈椎椎管狭小引起的脊髓、脊神经根受压等,常规的手术方法是单开门术式颈椎椎管扩大术。待颈椎椎管扩大后,用本实用新型夹紧植骨块固定件,上下钳喙受力,产生剪切力,作用在植骨固定件上,使植骨固定件的形状与椎板的形状相贴合,把事先切割下来的棘突经过修整后将其用螺钉固定于固定件上,两者成为一体,然后将固定件两端用螺钉固定于开门后椎板的两端。
实施例2、复位固定件塑形,在脊柱后路手术中,采用椎板整体复位固定的方法越来越多被神经外科和脊柱外科医生所采用,手术中,需用复位固定件来固定自身复位的椎板骨质,但现状是复位固定件都是钛合金直线型板,不能与椎板相贴合,用本实用新型钳喙夹住金属的复位固定件,上下钳喙受力产生剪切力,作用在金属的复位固定件上,使之变形成预设的形状,与椎板贴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9846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