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滑动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179817.7 | 申请日: | 2010-05-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976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 发明(设计)人: | 沈文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准电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5/03 | 分类号: | H05K5/03;H04M1/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316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滑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滑动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移动电话等便携式的电子装置很多采用滑盖结构。滑盖结构中用于滑盖复位的弹簧一般弹力较小,手感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高弹力的滑动装置。
一种滑动装置,其包括一第一滑动件及一滑动装设于所述第一滑动件的第二滑动件,所述滑动装置还包括装设于所述第一滑动件与所述第二滑动件之间的一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包括一位于中部的卷曲形成的卷簧以及位于卷簧的两侧的一第一卡脚及一第二卡脚,所述第一卡脚包括一内卡杆及一外卡杆,所述第二卡脚包括对称设置的一内卡杆及一外卡杆,所述卷簧包括螺线形外圈及螺线形内圈,螺线形外圈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卡脚的外卡杆及第二卡脚的外卡杆相连,螺线形内圈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卡脚的内卡杆及第二卡脚的内卡杆相连,弹性组件的第一卡脚及第二卡脚分别套设固定于所述第二滑动件及所述第一滑动件。
优选地,所述弹性组件的第一卡脚的内卡杆与外卡杆之间由一U形的卡环连接,所述U形的卡环用于将所述第一卡脚固定于所述第二滑动件。
优选地,所述第二卡脚的内卡杆及外卡杆均呈J形,内卡杆及外卡杆的末端均形成一C形卡环用于将所述第二卡脚固定于所述第一滑动件。
优选地,所述弹性组件是利用一弹性金属丝一体弯曲形成。
优选地,滑动装置进一步包括两固定件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滑动件与所述第二滑动件,所述弹性组件的第一卡脚及第二卡脚分别固定于两固定件上。
相较现有技术,上述滑动装置的第一滑动件相对第二滑动件滑动的过程中通过该加强的弹性组件进行复位,弹力较大。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滑动装置的较佳实施方式的立体组装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滑动装置的较佳实施方式的弹性组件的立体放大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第一滑动件 10
第二滑动件 20
固定件 30
弹性组件 40
卷簧 41
外圈 411
内圈 413
第一卡脚 42
外卡杆 421、431
内卡杆 423、433
卡环 425、4311、4331
第二卡脚 43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滑动装置的较佳实施方式包括一第一滑动件10、一第二滑动件20、两固定件30及一弹性组件40。
该第二滑动件20滑动装设于该第一滑动件10,两固定件30分别固定于该第一滑动件10与该第二滑动件20。每一固定件30包括一凸伸于该第一滑动件10或者该第二滑动件20之外的柱状的定位部。
请参阅图2,该弹性组件40包括一位于中部的卷曲形成的卷簧41以及位于卷簧41的两侧的一第一卡脚42及一第二卡脚43。该第一卡脚42包括大致平行的外卡杆421和内卡杆423,以及连接外卡杆421和内卡杆423的U形的卡环425。该第二卡脚43包括两对称设置的外卡杆431及内卡杆433。外卡杆431及内卡杆433均呈J形。外卡杆431的末端形成一C形卡环4311。内卡杆433的末端形成一C形卡环4331。卷簧41包括螺线形外圈411及螺线形内圈413。螺线形外圈411的两端分别与外卡杆421及外卡杆431相连。螺线形内圈413的两端分别与内卡杆423及内卡杆433相连。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弹性组件40是利用一弹性金属丝一体弯曲形成。在其它的实施方式中,该弹性组件40也可以由两平行的弹性金属丝弯曲形成。
组装时,将弹性组件40的第一卡脚42的卡环425套设固定于第二滑动件20上的固定件30。将弹性组件40的第二卡脚43的卡环4311或者4331套设固定于第一滑动件10上的固定件30。
安装完成后,该弹性组件40位于该第一滑动件10与该第二滑动件20之间,当该第一滑动件10相对于该第二滑动件20滑动时,需克服该弹性组件40的弹力,阻力感变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准电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康准电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798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遮阳百叶的封盖及其遮阳百叶
- 下一篇:外遮阳冷却为基础的蒸发制冷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