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涂层布卧式刮涂拉幅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72401.2 | 申请日: | 2010-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607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1 |
发明(设计)人: | 戚建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德嘉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B3/10 | 分类号: | D06B3/10;D06B15/02;D06B23/20;D06C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胡根良 |
地址: | 314413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涂层 卧式 拉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织物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涂层布的卧式刮涂拉幅结构。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涂层布的刮涂、拉幅采用立式结构,因受涂层布自重及热胀冷缩的影响,门幅局限性大,只限于窄幅产品的加工,无法满足宽幅产品的要求,而且对厂房的建造还具有高度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提供涂层布卧式刮涂拉幅结构,可以满足产品的宽幅要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涂层布卧式刮涂拉幅结构,包括含浸装置设于含浸装置上方的辊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辊轧机构一侧设有平卧放置的拉幅机,含浸布经辊轧机构横向送进拉幅机。
进一步的,所述拉幅机与辊轧机构之间还设有刮涂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刮涂机构由设于含浸布上幅面的第一涂刀及设于含浸布下幅面的第二涂刀构成,所述第一涂刀与第二涂刀沿含浸布横向送行方向进行涂层。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涂刀与第二涂刀均为板式涂刀。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涂刀与第二涂刀均为单刀刃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涂刀与第二涂刀呈上、下交错结构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辊轧机构包括输送辊及与该输送辊形成对压结构的压辊,输送辊与压辊挤压含浸布将含浸胶轧出,进一步提高含浸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压辊为橡胶辊,橡胶辊提供的摩擦力起到控制张力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压辊上还设有调节压辊与输送辊间距的调节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调节装置为与压辊连接的推进气缸。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由于采卧式的刮涂及拉幅,可以确保产品门幅,满足产品宽幅的要求,还可降低厂房的高度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涂层布卧式刮涂拉幅结构,包括含浸装置1设于含浸装置1上方的辊轧机构,所述辊轧机构一侧设有平卧放置的拉幅机7,含浸布经辊轧机构横向送进拉幅机7;幅机与辊轧机构之间还设有刮涂机构,所述刮涂机构由设于含浸布上幅面的第一涂刀5及设于含浸布下幅面的第二涂刀6构成,所述第一涂刀5与第二涂刀6沿含浸布横向送行方向进行涂层;第一涂刀5与第二涂刀6均为板式涂刀;第一涂刀5与第二涂刀6均为单刀刃结构;第一涂刀5与第二涂刀6呈上、下交错结构分布。
辊轧机构包括输送辊2及与该输送辊2形成对压结构的压辊3,输送辊2与压辊3挤压含浸布将含浸胶轧出,进一步提高含浸效果;压辊3采用橡胶辊,橡胶辊提供的摩擦力起到控制张力的作用;所述压辊3上还设有调节压辊3与输送辊2间距的调节装置,所述的调节装置为与压辊3连接的推进气缸4。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卧式的刮涂及拉幅,可以确保产品门幅,满足产品宽幅的要求,还可降低厂房的高度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德嘉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德嘉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724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增强海上风机基础人工鱼礁效应的附加结构
- 下一篇:矿井提升机用的卷筒制动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