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造粒机结块的自碎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171324.9 | 申请日: | 2010-04-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440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 发明(设计)人: | 张红映;徐春;刘显波;朱奉刚;杨培德;宋方贵;张维孝;饶光忠;杨骋 | 申请(专利权)人: | 瓮福(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J2/12 | 分类号: | B01J2/12 |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52106 | 代理人: | 刘安宁 |
| 地址: | 550002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造粒机 结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使原料颗粒化的装置,也涉及在滚筒转动时破碎物料的装置,具体来说,属于造粒机结块的破碎装置。
背景技术
如所周知,转鼓式造粒机(也称为转筒式造粒机)造粒成球率可达70%,具有工作效率高、设备操作简单、工作弹性大、维修方便、使用寿命长等特点;然而,磷酸铵肥料生产中的造粒机却有一个缺点,即机内需要一根大锚梁用来安装补氨管和料浆喷管,在锚梁上会集结成大的肥料疤块,疤块一旦垮下旧会把造粒机出口堵死,影响生产。因此必须用人工耗时费力地清除疤块。
专利文献中,涉及造粒机的专利申请件有数十件,但考虑了结块问题的仅有CN2348619号“具有除料器及冷却器的造粒机”、CN201357066号“一种造粒机的混合桶”、CN201161181号“一种喷浆造粒烘干机转筒”和200810230571号“氨化造粒机及复合肥生产新工艺”等,这些专利技术均对避免结块有所考虑,但并不能解决造粒机结块的破碎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造粒机结块的自碎装置,能让造粒机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疤块在下料口能够自行破碎。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转鼓式造粒机转筒外圈有一个带有鞍座的齿圈,与动力机构连接,还有两个滚圈通过轴承带动滚筒转动,滚圈上有档铁和垫铁,转筒带有气孔;设计人提供的造粒机结块的自碎装置是由格栅、挡板和破碎钉组成,格栅安装在造粒机筒体的出口端,格栅由若干格条组成,格条上焊有破碎钉;挡板安装在格栅的出口。这样,从造粒机出来的大疤块就被挡在格栅上,随着造粒机转动,格栅上的疤块就在格栅上滚动而被格条上的破碎钉破碎。
上述格栅的外形为圆柱形,与造粒机的筒体直径相同;格栅由均匀分布的60根格条组成。
上述格栅上每根格条焊有8~12颗破碎钉。
在造粒机出口端安装本自碎装置,可使大疤块得到自行破碎,既解决了堵料问题,又不用增加新的传动装置;这样既能降低生产费用,又降低劳动者的劳动强度。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检修费用低的特点。适宜转鼓式造粒机的企业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造粒机结块的自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A-A向视图,图3为I部放大的破碎钉安装示意图。图中1为滚圈,2为筒体,3为齿圈,4为滚筒档板,5为格栅,6为档板,7为破碎钉,8为格条,9为鞍座,10为档铁,11为垫铁,12为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一台如附图1和2的造粒机结块的自碎装置,由格栅5、挡板6和破碎钉7组成,格栅5安装在造粒机筒体2的出口端,格栅5由均匀分布的60根格条8组成,每根格条8焊有12颗破碎钉7;挡板6安装在格栅5的出口。格栅5外形为圆柱形,与造粒机的筒体2直径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瓮福(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瓮福(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713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秸秆颗粒机上的涡轮布料器
- 下一篇:防止血液倒流输液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