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熔体的静态混合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168660.8 | 申请日: | 2010-04-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486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 发明(设计)人: | 郭子贤;张竹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神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1D5/40 | 分类号: | D01D5/40;D01D1/04 |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刘趁新 |
| 地址: | 2240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超高 分子量 聚乙烯 静态 混合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熔体的混合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熔体的静态混合器。
背景技术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生产工艺的第一步是聚乙烯熔体的配制,也是十分重要的一步,因为该聚乙烯熔体的混合均匀性将直接影响后续的纺丝质量。由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熔体属于典型的假塑性流体,在流动时,有挤出物胀大、不稳定流动和熔体破裂等现象产生,因而使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熔体的混合变得较为困难,若采用搅拌方式进行混合,容易产生爬杆效应、所以搅拌的速度必须十分缓慢,从而导致搅拌持续时间过长,造成分子量的降解,从而降低成品纤维的强度和模量。
目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熔体的配制,通常经过溶胀、溶解、螺杆挤出和静态混合等步骤。现采用的静态混合器一般为常规的螺杆式静态混合器,由于其只采用单螺旋叶片,因而对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熔体的混合效果不甚理想;并且,现有的螺杆式静态混合器没有保温设施,使得粘度很大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熔体在静态混合过程中温度下降,从而容易出现熔体凝结的现象,降低熔体的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熔体的静态混合器,其结构合理、混合效果好,并配备保温设施,以提高熔体的品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壳体和螺旋 轴;壳体的两端分设有进料法兰和出料法兰,螺旋轴装于壳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旋轴上设有同向的双螺旋叶片。
由于熔体易分层,为了保证熔体的均一性,上述双螺旋叶片的螺旋角为40~50°,使熔体在流经叶片时产生剧烈的涡流,产生更强的剪切力,对流体进行分割,最终使熔体保持均匀的乳状形式,进入下一道工序。
上述双螺旋叶片的两叶片的间距为1.5~4.5cm,两叶片的螺距均为3.5~8.5cm。
在上述壳体的内腔设有热电阻,壳体的内壁上沿其径向依次设有隔热层、保温层及电热板;所述电热板与热电阻相连;在电热板和保温层的两端设有防止热量散失的密封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采用双螺旋叶片的螺杆,因而使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熔体的混合更为充分,有效地提高了熔体的混合效果,保证了成品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性能和质量;同时,保温设施的配备,很好的保持了熔体的工艺温度,保证了熔体的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进料法兰、2为螺旋轴、21为双螺旋叶片、3为壳体、4为隔热层、5为热电阻、6为保温层、7为电热板、8为密封头、9为出料法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熔体的静态混合器,包括壳体3和螺旋轴2;壳体3的两端分设有进料法兰1和出料法兰9,螺旋轴2装于壳体3内;所述的螺旋轴2上设有同向的双螺旋叶片21,该双螺旋 叶片21的螺旋角α为40~50°;双螺旋叶片21的两叶片的间距H1为1.5~4.5cm,两叶片的螺距H2均为3.5~8.5cm。在上述壳体3的内腔设有WZP型热电阻5,壳体3的内壁上沿其径向由外向内依次设有聚胺脂材料制成的隔热层4、离心玻璃丝保温棉制成的保温层6及铸铁件的电热板7;所述电热板7与热电阻5相连;在电热板7和保温层6的两端设有防止热量散失的、由岩棉制成的密封头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神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神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6866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水蹲便器
- 下一篇:行列式制瓶机口钳开关气缸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