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感应型拉、压力支座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153594.7 | 申请日: | 2010-04-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382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 发明(设计)人: | 刘喜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喜元 |
| 主分类号: | E01D19/04 | 分类号: | E01D19/04;E04B1/36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李柏林 |
| 地址: | 517000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感应 压力 支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桥梁等建筑用的支座,特别是一种自感应型拉、压力支座。
背景技术
大型桥梁、楼宇、桅塔等的在线监测是建立结构安全预警系统的必备条件,支座是这些结构常用的构件,位于结构的关键部位,是结构的关键部件。其受力状态的在线测量是监测系统成败的关键。目前的监测系统均建立在对其进行间接测量基础之上,数据的可信度低,抗干扰能力差,造价高昂,很难推广,大量的重要结构得不到应有的安全预警系统。在建筑行业,尤其是桥梁等的建筑上,现市面上销售及使用的支座,主要有橡胶支座、(弧形)钢板支座、钢筋混凝土支座三大类。目前这些支座均不具备测量其所承受的(拉)压力的大小的功能,属于普通型支座。就结构安全而言,了解支座的受力大小十分必要,但测量其实际的受力状态却又十分困难,这就需要有一种新型的可测量出所承受的(拉)压力的大小的支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方便测量计算出所承受的(拉)压力的大小的自感应型拉、压力支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自感应型拉、压力 支座,包括至少两层上下间隔设置的导体材料层,导体材料层之间设置有绝缘材料层。
上述技术方案还可有以下的改进方案:所述导体材料层设置有三层或三层以上,导体材料层自上而下的奇数层均通过导线相连组成一个电极,偶数层均通过导线相连组成另一个电极;所述导体材料层与绝缘材料层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所述导体材料层每层是完整的一块或者是由多块组合而成;所述导体材料层为钢板层,绝缘材料层为橡胶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导体材料层与绝缘材料层相间隔,这样就形成一个电容,当支座受力时,导体材料层与绝缘材料层会发生伸缩变形,从而使导体材料层之间的距离发生改变,也就改变了电容的大小,可利用普通万用表(电压、电流、电阻、电容等)测得其电容值,与其原始未受力状态下的电容值相比较,计算出支座实际受力的大小,所以本实用新型能方便测量计算出支座所承受的(拉)压力的大小。本实用新型仅需在现有支座制作的基础上,将两层(必要时可多层)导体材料层所形成的电容的两极引出,即可用普通万用表进行测量,制作工艺简单,使用方便,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符合自然、节能、减排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设有通孔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导体材料层设有四层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自感应型拉、压力支座,包括至少两层上下间隔设置的导体材料层1、11,导体材料层之间设置有绝缘材料层2。
上述技术方案还可有以下的改进方案:所述导体材料层设置有三层或三层以上,导体材料层自上而下的奇数层均通过导线相连组成一个电极3,偶数层均通过导线相连组成另一个电极4;所述导体材料层与绝缘材料层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5;所述导体材料层每层是完整的一块或者是由多块组合而成;所述导体材料层为钢板层,绝缘材料层为橡胶板层。
此外,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其以基本相同的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喜元,未经刘喜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535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人行道通行控制装置
- 下一篇:多厂商云存储服务的聚合系统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