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节能预热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152863.8 | 申请日: | 2010-04-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359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 发明(设计)人: | 林连木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清市黄华铁路机车配件厂 |
| 主分类号: | F02N19/10 | 分类号: | F02N19/10;F02M31/12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25604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 预热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燃机车节能预热系统。
背景技术
内燃机车柴油机启动或停机时,对柴油机的机油、燃油及冷却水的温度有一定的要求。内燃机车运用保养中规定:当油、水温度低于20℃时,柴油机不准启动;当油、水温度低于40℃时,柴油机不准加负荷;冬季柴油机停机保温时,油、水温度不得低于20℃。润滑油、冷却水温度过低,不仅使柴油机启动困难,而且运动零件磨损严重,燃油雾化不良,影响燃烧质量。为此在内燃机车上设置预热系统,以保证柴油机能在规定的油、水温度下启动,或者在停机时间较长的情况下保持一定的油、水温度。现有技术中的电加热方式,一般采用柴油发电机组,柴油燃烧后产生的动力通过发电机组产生电能,再由电能转换成热能,能量转换的环节过多,不可避免地存在能量损失;同时,由于受电流的限制,单位时间内的热功率受到限制,因而加热速度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热效率高、加热速度快的节能预热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种节能预热系统,包括智能微机控制系统、预热炉、轻油燃烧器、柴油泵、机油泵和循环热水泵,所述轻油燃烧器加装于预热炉,预热炉上还设有燃油进油管和预热进水口,所述柴油泵和所述机油泵与所述燃油进油管连接,所述循环热水泵与所述预热进水口连接,所述预热炉上还设有炉水温度传感器,所述炉水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接至所述智能微机控制系统的信号输入端,所述智能微机控制系统的输出连接至轻油燃烧器的控制盒。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的区别在于:通过智能微机控制系统监控炉水温度,轻油燃烧器间歇工作,使炉水温度保持在特定范围,同时也节约了燃油。
特别地,所述轻油燃烧器的燃烧腔被加热液体包围,燃烧腔至烟筒之间的管道为螺旋结构。螺旋结构的管道使轻油燃烧器产生的热量得到了最大限度地利用,热效率高。
特别地,它还包括水泵监控装置、温度传感器监测装置、燃烧器故障监测和燃油供油系统监测装置。采用多重监测和保护装置,使节能预热系统的运行更加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节能预热系统组成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节能预热系统电气原理图。
图中:1-安装底架、2-燃油进油管、3-预热进水口、4-预热器排水堵、5-燃油泵安装底架、6-风门调节、7-轻油燃烧器、8-控制盒、9-火焰观察孔、10-炉水温度传感器座、11-水位表、12-烟筒安装座、13-燃油出油口、14-压力安全阀、15-热水出水管、16-吊环。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节能预热系统包括智能微机控制系统、预热炉、轻油燃烧器7、柴油泵、机油泵和循环热水泵,轻油燃烧器7加装于预热炉,轻油燃烧器7的燃烧腔被加热液体包围,燃烧腔至烟筒之间的管道为螺旋结构。预热炉上还设有燃油进油管2和预热进水口3,柴油泵和机油泵与燃油进油管2连接,循环热水泵与预热进水口3连接,预热炉上还设有炉水温度传感器,将其安装于炉水温度传感器座10上,炉水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接至智能微机控制系统的信号输入端,智能微机控制系统的输出连接至轻油燃烧器7的控制盒8。预热炉的风门调节6专门为预热炉工作时供应燃油燃烧所需的空气。
如图2所示,轻油燃烧器RSQ、循环热水泵S1、循环热水泵S2、机油泵JC、报警器BJ的供电由220V外接电源供给,220V外接电源经自耦变压器ZB1降压及可控整流ZL1后得到的110V直流电供给机车燃油泵RD和机油泵JD,同时电源箱还能为机车蓄电池进行“养护式”浮充电,能减轻蓄电池亏电造成的损坏,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机车设有可供用外接电源或蓄电池预热的自动转换装置。该节能预热系统还包括水泵监控装置、温度传感器监测装置、燃烧器故障监测和燃油供油系统检测装置,能实时检测循环水泵、温度传感器、燃烧器运行和燃油供油状态,当发现异常时,启动报警装置。
预热炉工作时,智能微机控制系统面板上会显示当前外部回水温度和节能预热炉炉内的炉水温度,起动系统开始工作后,智能微机控制系统会控制轻油燃烧器7开始燃烧,对节能预热炉内的循环水和燃油进行加热,同时控制启动循环热水泵和燃油泵,实现节能预热炉内的水和燃油与外部的水和燃油循环,达到对整个系统内水和燃油加热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清市黄华铁路机车配件厂,未经乐清市黄华铁路机车配件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528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