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起重机抬吊监控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151064.9 | 申请日: | 2010-04-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864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 发明(设计)人: | 高旭;夏玉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多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C13/16 | 分类号: | B66C13/16;B66C15/00;B66C15/06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王洁;郑暄 |
| 地址: | 201700 上海市青浦区公园***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起重机 监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重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起重机抬吊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起重机抬吊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中,物流的快速发展使得起重机吊装越来越追求安全、高效、节能,同时,现在被吊装的物体越来越大,除了起重机往大型的方向发展,多台起重机一起进行抬吊的作业也变得越来越多。多台起重机抬吊可以高效地利用起重机、可以节约投资成本和营运成本、可以提升起吊能力等等很多好处。但是由于起重机抬吊是作用在一个整体的被吊物体,起重机抬吊的物体的姿态或位置变化会引起起重机之间的受力变化,而这种受力变化会导致起重机受力不均带来的吊装危险。严重时会导致机毁人亡,所以抬吊作用是一个非常头痛和艰巨的任务。
常见的起重机中,大多数起重机含有至少一个运动机构是旋转式的,如门机、塔吊等,其都有旋转移动部分,部分起重机有一个以上的旋转机构,如部分门机除了有一个旋转移动机构,门机的变幅也是通过旋转机构实现的。由于起重机的运动机构是由司机通过控制手柄来实现的,因此司机控制被吊装的物体的运动往往也是喜欢直接控制运动机构。由于有旋转机构存在,司机的运动控制不得不按照旋转的运动轨迹来设计运动控制的,这样就很难保证被抬吊物体的姿态和位置的同步,即在抬吊过程中确保吊车之间不发生相互之间作用力的变化。
目前在抬吊过程中,通常安排指挥员和大量的辅助观察人员,与吊车司机一同吊装,其中一个重要工作是,通过人来观测吊装的物体水平度是不是得到保证和通过人来观测吊装的物体与起重机的垂直度是不是得到保持,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司机不得不通过牺牲吊装速度,通过对运动轨迹的细分,低速小步距地协调控制多个运动机构的位置来拟合物体的姿态和位置同步。而通过人来观测吊装的物体水平度和观测吊装的物体与起重机的垂直度往往受人为因素影响很大,既不精确也不可靠,另外,通过人来传递信息的响应时间也不够快,从而导致抬吊困难,影响吊装速度,还可能引起物体晃动,严重时导致吊车的力不平衡出现吊装失控和机毁人亡的重大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起重机抬吊监控系统,该起重机抬吊监控系统构思巧妙,设计独特,结构简洁新颖,对于提高吊装速度,减低物体晃动,方便吊车协同工作,扩展吊装能力,降低劳动强度,实现安全、高效、节能吊装都有好处,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起重机抬吊监控系统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该起重机抬吊监控系统,其特点是,包括水平测量装置、至少一垂直测量装置和至少一测量监控装置,所述水平测量装置用于测量被吊物体的水平姿态,所述垂直测量装置用于测量所述被吊物体与起重机的垂直姿态,确保起重机的吊索的最高端的受力中心点与吊索的最低端的受力中心点保持在一条铅垂线上,所述水平测量装置和所述垂直测量装置分别与所述测量监控装置通过信号链路连接。
较佳地,所述信号链路是有线信号链路或无线信号链路。
较佳地,所述测量监控装置包括具有计算能力的单片机、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或触摸屏,所述水平测量装置和所述垂直测量装置均分别与所述单片机、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或触摸屏通过信号链路连接。
更佳地,所述测量监控装置还包括显示器和/或声光报警器,所述单片机、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或触摸屏均分别电路连接所述显示器和/或所述声光报警器。
较佳地,所述测量监控装置由工业电脑构成,所述水平测量装置和所述垂直测量装置分别与所述工业电脑通过信号链路连接。
更佳地,所述测量监控装置还包括显示器和/或声光报警器,所述工业电脑分别电路连接所述显示器和/或所述声光报警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水平测量装置测量被吊物体的水平姿态,通过所述垂直测量装置测量所述被吊物体与所述起重机的垂直姿态,将检测结果分别发送给所述测量监控装置,由所述测量监控装置显示被吊物体的水平姿态以及所述被吊物体与所述起重机的垂直姿态,使得驾驶员和指挥者根据测量结果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可以在抬吊过程中实时监控被抬吊物是否发生姿态变化和起重机是否发生相互作用力变化,从而有效防止由于上述变化导致起重机受力不均带来的吊装危险,构思巧妙,设计独特,结构简洁新颖,对于提高吊装速度,减低物体晃动,方便吊车协同工作,扩展吊装能力,降低劳动强度,实现安全、高效、节能吊装都有好处,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多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多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510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