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合式除尘隔声进气过滤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138382.1 | 申请日: | 2010-03-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034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 发明(设计)人: | 陈妙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妙生 |
| 主分类号: | F24F7/00 | 分类号: | F24F7/00;F24F13/28;F24F13/2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41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除尘 隔声进气 过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复合式除尘隔声进气过滤装置,涉及到潮湿与南北方地区、在民用建筑室内外墙体所开设的通风口上而实施的自然通风换气,无能耗、利用室内外大气压力差作为驱动力对室外大气污染中含有湿气、粉尘、噪音的空气起到过滤与净化、吸音与降噪作用的建筑节能和无碳排放的环保领域。
背景技术
室外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在道路上行驶的柴油发动机客货车的尾气排放,厂矿企业和建筑施工等排放的湿气、粉尘、还有噪音等。而建筑物的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住宅的室内家具的化学涂料和粘结剂、装潢用的化学合成材料所频繁地散发出甲醛和苯、挥发性化学有机物质(TVOC)等有害气体,还有使用天然大理石作为住宅地板和墙体材料、含有氡元素的放射性气体,湿气和结露造成霉变现象等引发的。室内外空气污染时时刻刻地危害着人们的呼吸和心血管系统,影响人体健康;我国既有建筑的旧式住宅使用燃气热水器、取暖器等因通风换气不良,每年都会造成一氧化碳中毒现象发生。在2002年以后,日本是世界上唯一的有民用建筑基准法,对于新建的民用住宅,建筑施工单位必须作为义务设置自然通风换气装置,它是减少室内空气污染和防止一氧化碳中毒现象发生的主要途径之一,又考虑到建筑的节能减排。而我国民用建筑却没有这种明确的建筑法律和实施的具体内容来进行义务设置自然通风换气装置。开启窗户引入新风更换室内空气的同时,湿气、粉尘和噪音一起流入,效果不佳又引发了不安全的因素,因此,有必要新开发一种适用于潮湿与南北方地区的复合式除尘隔声进气过滤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自然通风装置的新风引入,防止一氧化碳中毒现象发生,减少室内外空气污染和噪音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提供一种无能耗、利用室内外大气压力差作为驱动力将室外含有湿气、粉尘、噪音的空气得到过滤与净化、吸音与降噪处理后流入到室内、达到建筑节能环保和无碳排放的复合式除尘隔声进气过滤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列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所述的一种复合式除尘隔声进气过滤装置(1),其特征是:是在建筑物室内外墙体(25)上开设一个可以容纳装置的通风口(2),在通风口(2)内,依据建筑物的墙体厚度设置室外衬套(4)、中间连接衬套(20)、室内衬套(3),其衬套内从室外向室内、空气流入方向依次设有防雨罩(14)、防雨格栅(13)、防虫滤网(12)、空气导向管(11)、除尘滤布(7a、7b、7c)、支撑挡板(8a、8b、8c、8d、8e)、一级过滤除尘净化装置(5)、整流通道(24)、二级过滤除尘净化装置(6)、室内通风格栅(9)、可调节室内通风挡板(10);从而空气流入依次经由防雨格栅(13)、防虫滤网(12)、除尘滤布(7a、7b、7c)、空气导向管(11)、一级过滤除尘净化装置(5)、整流通道(24)、二级过滤除尘净化装置(6)、室内通风格栅(9)、可调节室内通风挡板(10)到室内,形成一个室外空气流入时能够实施分流分离、整流后再次分流分离的复合型进气过滤构造所组成。
所述的防雨罩(14)、防雨格栅(13)、防虫滤网(12),其特征是:防虫滤网设在防雨格栅的内侧平面上,防虫滤网的孔径设置在2.5mm以内,用焊接方式与防雨格栅进行固定,是为了防止蚊蝇等飞虫沿着装置飞入到室内的可能;防雨格栅的一排空气流入孔的间隙设置在15~22mm之间,并配有45°~60°之间朝室内方向的折边,设在防雨罩的内侧平面上,用焊接方式与防雨罩进行固定;防雨罩设在室外衬套法兰(4a)的外圆上,使用防雨罩固定螺栓(16)固定在室外衬套法兰(4a)的平面上;防雨罩的下侧设一1/4半圆的开口,开口方向朝下,在与室外衬套法兰下部结合面的折边上,设一宽度为5mm、长度为20mm的防雨罩腰型排水口(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妙生,未经陈妙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383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晶圆加热装置
- 下一篇:彩色不锈钢微丝的着色机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