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杜绝篡改的防窜货包装物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38218.0 | 申请日: | 2010-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930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发明(设计)人: | 许欣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欣海 |
主分类号: | B65D25/02 | 分类号: | B65D25/02;B65D33/00;B65D23/00;G09F3/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李慧 |
地址: | 524000 广东省湛江市人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杜绝 篡改 防窜货 包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止各种产品在不同地区间窜货的包装物。
背景技术
目前,窜货是经销网络中的公司分支机构或中间商受利益驱动,把所经销的产品跨区域销售,造成市场倾轧、价格混乱,严重影响厂商声誉的恶性营销现象。现有的防窜货手段一般是在产品的包装外面设置防窜货编码,在产品出库、流通到经销渠道各个环节中,追踪产品上的编码,监控产品的流动,对窜货现象进行适时的监控。但由于防窜货编码容易被窜货者篡改、销毁,因此不能有效地防止窜货现象的出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杜绝窜货者的篡改、销毁防窜货编码行为,从而实现防窜货的包装物。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杜绝篡改的防窜货包装物,包括最小单位的货物本体和设置在货物本体外的第一包装层,所述的第一包装层内部或货物本体上设有具有唯一性的防窜货编码层。
所述的第一包装层为包装袋,防窜货编码层设置在包装袋的内壁上。
所述的第一包装层为铝箔板,防窜货编码层设置在铝箔板的槽内壁上.
所述的第一包装层为包装瓶,防窜货编码层设置在包装瓶的内壁上。
所述的第一包装层为包装瓶,包装瓶由两层组成,防窜货编码层设置在包装瓶的两层之间。
所述的防窜货编码层是印制在第一包装层或货物本体上的。
所述的第一包装层外还设有N个外包装层,各个外包装层上设有与第一包装层上的防窜货编码层相对应的防窜货编码层。
所述的外包装层上的防窜货编码层上设有保护层。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结构,防窜货编码层设置在第一包装层内部或最小单位的货物本体上,窜货者想破坏防窜货编码,只能破坏最小单位的产品或第一包装层,如药片、包装内袋、针瓶等,这样的产品没人会要、也没人敢卖,当然这也不能称之为产品,这样可终结窜货者的篡改、销毁防窜货码的行为,从而达到防窜货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安全性高,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是杜绝篡改的防窜货包装物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杜绝篡改的防窜货包装物,包括最小单位的货物本体1和设置在货物本体1外的第一包装层。货物本体1为若干个药粒,第一包装层为包装膜袋。所述的第一包装层2内部或货物本体1上设有具有唯一性的防窜货编码层3。最小单位的货物本体1如药品的药片或胶囊,可以用食用油墨喷码或直接在药片或胶囊上压钢印形成防窜货编码层3。第一包装层2可为包装袋如包装内膜,所述的第一包装层2还可为铝箔板,第一包装层2也可为包装瓶如针瓶。如第一包装层2是包装内膜,就直接用食用油墨喷码在包装内膜的内壁上,形成防窜货编码层3,包装药品后形成封闭的包装袋;如第一包装层2为铝箔板,防窜货编码层3设置在铝箔板的槽内壁上。如第一包装层2为针瓶,防窜货编码层3设置在针瓶内部,在定制针瓶时,可要求供应商提供带内壁带防窜货编码层3的针瓶,针瓶也可以由两层组成,防窜货编码层3设置在包装瓶的两层之间,制造时可以在内层上喷防窜货编码再覆盖表层玻璃。
所述的第一包装层2外还设有N个外包装层4,N可1、2、3或更多层,外包装层4可为盒或箱等。各个外包装层4上设有与第一包装层2上的防窜货编码层3相对应的防窜货编码层3。所述的外包装层4上的防窜货编码层3上设有保护层5。保护层5是由在防窜货编码层3上打上或喷上批号、有效期等覆盖内容形成的,保护层5用于防止篡改。
总之,本实用新型虽然例举了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但是应该说明,虽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进行各种变化和改型,除非这样的变化和改型偏离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否则都应该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欣海,未经许欣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382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向强力套筒组合扳手
- 下一篇:化学机械抛光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