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角度研磨机振动机构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127768.2 | 申请日: | 2010-03-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594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1 |
| 发明(设计)人: | 张德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三知工控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4B19/20 | 分类号: | B24B19/20;B24B47/16 |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 地址: | 214432 江苏省江阴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角度 研磨机 振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角度研磨机振动机构,尤其是一种角度研磨机磨针组件的上下振动机构。
背景技术
角度研磨机主要用于对拉丝模的出口与入口进行研磨,包括对模具进行研磨的磨针和转台,在磨针后侧设有推板。研磨模具时首先将一批模具放进推板上方的送模管内,由汽缸带动推板将模具送到研磨转台上,每个模具添加事先调好的研磨钻石膏,电动机带动磨针做回转运动和上下直线运动,同时转台及模具做回转运动,此时磨针在研磨膏的作用下对模具的出口或入口进行研磨。
磨针的上下直线运动通过设置在磨针两侧的振动机构完成。目前国内大多数振动机构均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振动机构通常由偏心轴和偏心套来完成,由于偏心轴较长,因此加工难度大、加工成本高;
(2)偏心轴磨损较快,不易维修与更换;
(3)振幅不易调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拆装方便,便于维护的角度研磨机振动机构。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角度研磨机振动机构,包括机架和磨针组件,其特征是:所述磨针组件安装在振动底板上,在振动底板的两端设置振动轴;在机架的两端设有传动轮,传动轮与传动轴连接,在传动轴上固定有偏心内套,在偏心内套上套设偏心外套,偏心外套和偏心内套利用锁紧螺钉固定;在偏心外套上安装有轴承,轴承与振动轴的底端接触。
在所述振动轴的顶端设有凹进的锥形槽,在锥形槽中设置顶轴,顶轴与振动轴间隙配合。在所述顶轴上端安装压缩弹簧。在所述振动轴的上下两端分别装有铜套。所述传动轮通过带轮与电动机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点是在0~1.5mm的范围内可以任意调磨针组件上下振动的振幅来研磨有不同工艺要求的模具;并且拆装方便,便于维护,采用两个偏心套结构使其机构小巧,重量轻,结构简化,节省投资但又能具有很好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角度研磨机振动机构包括轴承1、锁紧螺钉2、传动轴3、定位销4、偏心内套5、偏心外套6、铜套7、振动轴8、磨针组件9、振动底板10、顶轴11、压缩弹簧12、机架13、传动轮14等。
本实用新型包括机架13和磨针组件9,所述磨针组件9安装在振动底板10上,在振动底板10的两端设置振动轴8;在机架13的两端设有传动轮14,传动轮14与传动轴3连接,在传动轴3上固定有偏心内套5,在偏心内套5上套设偏心外套6,偏心外套6和偏心内套5利用锁紧螺钉2固定;在偏心外套6上安装有轴承1,轴承1与振动轴8的底端接触:在所述振动轴8的顶端设有凹进的锥形槽,在锥形槽中设置顶轴11,顶轴11与振动轴8间隙配合;在所述顶轴11上端安装压缩弹簧12;在所述振动轴8的上下两端分别装有铜套7;所述传动轮14通过带轮与电动机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首先电动机启动通过带轮带动传动轮14转动,传动轮14带动传动轴3转动,随着传动轴3的转动通过偏心内套5和偏心外套6的作用从而带动振动轴8上下运动,随着振动轴8的上下运动带动磨针组件9的上下运动从而达到对模具的修理。振动轴8的顶部装有顶轴11和压缩弹簧12,由于压缩弹簧12的作用使得振动轴8在向上运动时得到缓冲,向下运动时由于压缩弹簧12的反作用力不至于振动轴8卡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三知工控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江阴三知工控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277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