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压机卸荷柱塞泵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127010.9 | 申请日: | 2010-03-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515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23 |
| 发明(设计)人: | 肖海燕;刘艾芝;乔善智;李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亚新科美联(廊坊)制动系统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B39/00 | 分类号: | F04B39/00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雷秋芬;李羡民 |
| 地址: | 06500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压机卸荷 柱塞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与空气压缩机传动卸荷配套的辅件,属机械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车用空压机进气卸荷装置主要采用柱塞作为原驱动力直接或间接驱动泄压阀实现卸荷。柱塞泵的柱塞体上设置密封圈将柱塞腔隔断形成密封的压力腔,压力腔侧壁的进气通道与泵体连通。使用时,泵体内的气压变化带动压力腔气压变化,在高压气体和柱塞底部的弹簧作用下可带动柱塞驱动泄压阀实现卸荷和复位。空压机每进行一次循环卸荷均需推动柱塞上下运动,这种运动在高温高压环境下极易造成柱塞以及密封圈处的润滑剂变质或干涸,使柱塞滑动不畅,卡滞,严重时甚至导致卸荷故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已有技术之缺陷而提供一种密封性好、传动灵活、使用寿命长的空压机卸荷柱塞泵。
本实用新型所称问题是由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
一种空压机卸荷柱塞泵,构成中包括柱塞,所述柱塞设置在泵体中的柱塞腔内,所述柱塞上部为轴肩状,轴肩顶端外凸延伸成伞状,胶圈设置在轴肩处,所述胶圈与柱塞腔顶部的堵盖之间形成密封的压力腔,压力腔侧壁的进气孔与泵体连通,所述柱塞底端设置复位弹簧。
上述空压机卸荷柱塞泵,所述胶圈纵截面为Y型结构,胶圈内环紧贴在伞体下部,外环紧贴密封腔内径。
上述空压机卸荷柱塞泵,所述柱塞轴肩顶端扣装压碗,所述压碗为倒置的筒状体,压碗底部固定在轴肩顶端,碗边端面与胶圈凹槽顶紧。
上述空压机卸荷柱塞泵,所述胶圈内层和外层为一体结构,其中,内层凹槽为氟橡胶凹槽,外层为聚四氟外层。
上述空压机卸荷柱塞泵,所述柱塞腔中部一侧设置侧孔,柱塞上的销轴与侧孔对应。
上述空压机卸荷柱塞泵,所述柱塞腔顶端的堵盖和柱塞腔之间设置O型密封固,堵盖外侧的柱塞腔上设置松压接头,松压接头与压力腔连通。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柱塞泵顶部设置Y型胶圈形成压力腔,泵体内的压缩空气通过进气孔进入压力腔推动柱塞销轴驱动阀片运行;柱塞压力腔与卸荷柱塞腔彻底隔离开来,避免外界空气进入压力腔造成卡滞,精确度高。
本实用新型的Y型密封圈设置为一体注塑成型的内外层结构;外层采用耐高温、耐磨、耐腐蚀的聚四氟材料,内层为强度高、韧性好的氟橡胶;此种结构,提高了密封固的耐高温性能、使用寿命长、既保证了密封圈的强度,又可实现无油润滑,柱塞运动灵活,可靠性好,卸荷灵活,节能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密封胶圈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用于顶开式柱塞结构的装配示意图。
图中各部件的标号表示如下:1.柱塞;2.柱塞腔;3.堵盖;4.复位弹簧;5.胶圈;6.压力腔;7.进气孔;8.O型密封圈;9.松压接头;10.卸荷孔;11.销轴;12.压碗;13.阀座板;14.连杆;15.泵体;G.高压信号。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柱塞1,柱塞设置在泵体15中的柱塞腔2内,柱塞腔上设置堵盖3,所述柱塞上部为轴肩状,轴肩顶端为伞体结构,所述轴肩顶端卡接胶圈5,所述胶圈纵截面为Y型结构,胶圈内环紧贴在伞体下部,外环紧贴密封腔内径,胶圈与堵盖之间形成压力腔6,压力腔侧壁设置进气孔7与泵体连通,所述柱塞腔侧面设置侧孔,柱塞体上的销轴11可通过侧孔与卸荷阀组件连接,柱塞底端设置复位弹簧4。本实用新型在柱塞轴肩顶端扣装压碗12,碗边端面与胶圈凹槽顶紧;柱塞腔顶端的堵盖和柱塞腔之间设置O型密封圈8,压力腔密封效果好;所述堵盖外侧的柱塞腔上设置松压接头9,松压接头与压力腔连通。
参看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胶圈内层的凹槽面采用氟橡胶材料、弹性好,外层的摩擦面采用聚四氟材料、耐磨性好,胶圈内层、外层一体塑化成型。
参看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亦可应用在顶开式卸荷阀的抬起式柱塞泵上,其中,柱塞体设置在缸盖上,柱塞底部设置连杆14,连杆顶端平面与阀座板上的卸荷孔10对应堵紧,连杆在柱塞带动下实现卸荷,本结构中,胶圈安装在柱塞顶端与柱塞堵盖之间形成压力腔,柱塞体在气压作用下上下滑动时,胶圈外层与柱塞腔内壁摩擦,可满足无油滑动,柱塞传动灵活,卸荷灵敏度高,避免缺少润滑油导致的卡滞现缘,提高卸荷阀片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密封圈截面为Y型,其凹槽面正对柱塞上部,与给气方向相对,高压气体与柱塞底部的复位弹簧结合实现卸荷调节。密封圈采用耐温250℃的聚四氟乙烯和氟橡胶一体注塑成型,外层的聚四氟乙烯和内层的氟橡胶实现分子咬合,其剥离强度大于4Mpa;外层设置的聚四氟乙烯可满足无油使用,耐油体积变化率≤3%,耐油重量变化率≤2%。
本实用新型将柱塞设置在泵体顶部,避免将柱塞设置在阀座板上,柱塞直径受阀座板厚度限制导致柱塞腔容积过小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可应用在多种不同的杆塞泵上,应用范围广,性能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亚新科美联(廊坊)制动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亚新科美联(廊坊)制动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270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控发动机泄气制动器
- 下一篇:减径热轧一次成型中空锚杆的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