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晶体管封装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118980.2 | 申请日: | 2010-0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388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 发明(设计)人: | 李西萍;颜文;刘卫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贵鸿达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L23/31 | 分类号: | H01L23/31;H01L23/367;H01L23/495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知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1 | 代理人: | 张学群 |
| 地址: | 518028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晶体管 封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晶体管封装结构。
背景技术
自1950年第一颗双极型晶体管研发成功后,双极型晶体管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商业应用。双极型晶体管中功率较大的均采用TO-220封装,是在引线框架的载片区放置芯片,芯片与引线框架的管脚键合后,用塑封料将其封装。TO-220封装的主要特点是:一、可以装载大尺寸芯片,二、散热面积较大。双极型晶体管的应用失效绝大多数都是热疲劳导致的。晶体管在线路中需承载一定的电流和电压,其核心构件一一芯片在通电后会产品一定的热量,如果晶体管本身或使用环境散热不好会导致晶体管温度不断上升,从而会导致晶体管的漏电(Iceo)、饱和压降(Vcesat)、放大倍数(HFE)、存贮时间(Ts)、下降时间(Tf)等参数发生改变,尤其是漏电流(变化值是指数级的)和下降时间的变大会导致晶体管自身的损耗大增,使晶体管的温度变得更高,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和叠加。当晶体管的温度升到150℃时它的大部分参数特性会完全消失,且无法恢复。我们以5只13005为样本放在恒温箱内做25~100℃温度实验,数据如表一所示。
表一
但现有TO-220封装结构的散热性能仍有待提高,以提高晶体管的可靠性、延长使用寿命。同时,由于塑封料的原材料价格昂贵,节省原材料、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价格竞争能力也是需要重要考虑的方面。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提高散热性能、同时节约塑封料的改进的晶体管封装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晶体管封装结构,包括引线框架、引线框架载片区的芯片和塑封料,其特征在于,于所述芯片位置之外的塑封料的两侧面上分别设有一个开口的凹槽。
所述凹槽自塑封料的上表面向着载片区方向开设,凹槽底部与载片区之间留有塑封料,所述凹槽的横截面为半圆形或圆弧形。
所述凹槽位于塑封料两侧面接近芯片的位置处。
所述塑封料上表面上近引线框架散热片处为倒角状斜面。
所述塑封料的表面为毛面。
所述引线框架包括依次连接的散热片、止流槽、载片区和管脚;所述止流槽的宽度与载片区的宽度一致。
所述引线框架的散热片外端头为矩形。
本实用新型的晶体管封装结构,在通用的TO-220型号上进行了改进,由于在塑封料的两侧面上分别设有一个开口的凹槽,一方面增大了散热面积,从而提高散热性能;另一方面节省塑封料,降低了产品成本。进一步技术方案中,所述凹槽为自塑封料的上表面向着载片区方向开设,横截面为半圆形,便于通过模具一次成型。另外,所述塑封料上表面的倒角状斜面以及塑封料表面设计为毛面,均增大了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性能,倒角状斜面还可以起到省料的效果;止流槽宽度与载片区的宽度一致,而不是在止流槽处设置被塑封料填充的冲压槽,可以减少热阻、使散热良好;散热片外端头为矩形,而不是切掉两角,多的金属用量可增加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晶体管封装结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晶体管封装结构中引线框架的主视图。
图4为图3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晶体管封装结构如图1、图2所示,它是在引线框架10的载片区放置芯片(图中被塑封料覆盖而不示出),通过键合工艺将芯片与引线框架10的管脚14键合后,然后用塑封料20(图中填充部所示)将芯片封装在引线框架10上而成。为了增大散热面积和节省塑封料,在塑封料20的两侧面上分别设有一个开口的凹槽21。开口的凹槽需位于芯片位置之外,不影响芯片的封装效果;为了更快为芯片散热,两个凹槽位于塑封料20两侧面的中部或近中部、在接近芯片的位置处。所述凹槽21自塑封料的上表面向着载片区方向开设,凹槽底部与载片区之间留有塑封料,不影响塑封效果,优选凹槽的横截面为半圆形或圆弧形、轴向垂直与载片区表面,(参阅图2所示)料一次成型。所述塑封料20上表面上近引线框架散热片11处为倒角状斜面22,相当于切去此处的尖角,即省料又增大散热面积。而塑封料20各表面为毛面,比光面的散热面积大。本实用新型的塑封料用量比相近的晶体管封装结构塑封料约少0.049g/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贵鸿达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贵鸿达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189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降低热载流子效应的P型横向绝缘栅双极型器件
- 下一篇:组接式保险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