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侧脑室前角穿刺定向仪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118272.9 | 申请日: | 2010-0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908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 发明(设计)人: | 韩增灿;王道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增灿;冯子彦;张玉清 |
| 主分类号: | A61B19/00 | 分类号: | A61B19/00 |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张贵宾 |
| 地址: | 274600 山东省菏泽***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脑室 穿刺 定向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脑科医疗仪器,特别是一种侧脑室前角穿刺定向仪。
(二)背景技术
目前,脑室穿刺是临床常用的一种诊断、治疗手段,在常规情况下多以脑室前角为穿刺点,采用前入法。该穿刺点定位:患者仰卧位,经发际后2cm(或眉弓上8.0cm)画一条水平线,经中线旁开1.5-2.5cm画一条矢状线(平行中线),两线交点即为穿刺点,针尖穿刺方向指向两侧外耳道假想连线的中点,参考穿刺针长度为4.0-6.0cm。由于缺少定向仪器,导致定向不准确,容易出现穿刺方向偏差,需要重复穿刺或移动穿刺,增加了患者痛苦。
(三)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能立体定向、避免穿刺方向偏差的侧脑室前角穿刺定向仪。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侧脑室前角穿刺定向仪,其特殊之处是:包括一个半圆形的主板,主板内外侧标有角度刻度,一个始终指向主板圆心并沿内滑槽和外滑槽滑动的指针,以及用于固定于两外耳道的两个等长螺栓,位于主板上的内滑槽和外滑槽呈与主板同心的半圆弧形,两个螺栓安装在主板两端的外耳道定位处上。指针的方向始终指向圆心,具体操作中即指向两外耳道假想连线的中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能立体定向,定向准确,不易出现偏差,避免重复穿刺或移动穿刺,能有效减少患者痛苦。引流效果好。能快速准确的刺入侧脑室,穿刺成功率大大提高,并且成本低,使用方便,主要用于侧脑室前角穿刺。临床取得满意效果。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板,2、7外耳道定位处,3、8外耳道定位螺栓,4方向指针,5指针外滑槽,6指针内滑槽,9角度刻度。
(五)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侧脑室前角穿刺定向仪,包括一个半圆形的主板1,主板内外侧标有角度刻度9,一个始终指向主板圆心并沿内滑槽5和外滑槽6滑动的指针4,以及用于固定于两外耳道的两个等长螺栓3、8,位于主板上的内滑槽5和外滑槽6呈与主板同心的半圆弧形,两个螺栓3、8安装在主板两端的外耳道定位处2、7上。指针上有两个滑钮分别位于内滑槽5和外滑槽6内。指针的方向始终指向圆心,具体操作中即指向两外耳道假想连线的中点。
使用时,如图1,利用穿刺侧体表定位点,发际后2cm(或眉弓上8.0cm)中线旁开1.5-2.5cm处,按现有方法确定穿刺点后,与同侧外耳道画一连线,将定向仪的主板置于该连线的平面上,将两外耳道定位螺栓旋紧固定于双侧外耳道,并且是两侧旋入长度等长对称。滑动指针使其指向穿刺点,即圆心,也就是两侧外耳道假想连线的中点,指针的方向也就是穿刺方向。为了使指针在滑动过程中避免方向偏离圆心,在其指向穿刺点时,指针的近端和远端在主板内外侧的同一角度上。本定向仪可根据病人头颅大小制作成半径分别为15cm、16cm、17cm和18cm大小的不同型号来具体实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增灿;冯子彦;张玉清,未经韩增灿;冯子彦;张玉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182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热管换热器的电捕焦油塔
- 下一篇:一种球磨机橡胶格子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