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阻尼锁卷管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114705.3 | 申请日: | 2010-0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603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1 |
| 发明(设计)人: | 叶德琛;叶晓东;苏克;许德登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叶园林工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H75/34 | 分类号: | B65H75/3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5400 浙江省余姚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尼 锁卷管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线卷绕器回缩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特别能用于对软管或缆线进行离心慢回缩和侧活塞阻尼及可对软管或缆线在任意位置进行锁定的自动卷管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用于收藏软管或缆线的自动卷管器,在转动的下盘(16)设有四分之一圆周弧形齿条(41),而在下壳(17)设有与之相啮和的小齿轮(42),同时在该小齿轮旁设有带部分齿轮的拨动杆(43),仅当转盘在一定位置时才被拨动来工作,在使用中存在着在回缩软管或缆线时发条回缩速度有时过快过猛,在回缩软管或缆线的过程中造成软管或缆线类似余弦波及富里叶曲线样的甩动,从而有时造成人员伤害和软管或缆线及接头损坏的问题;另外,现有的自动卷管器还存在着在使用中对软管或缆线锁定的操作不易掌控和可靠稳定性不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卷管器现有技术所致工作状态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卷管器的改良,也可称为阻尼锁卷管器,一能使定位锁容易自动挂上且不易松脱,二能使操作可靠性及阻尼慢回缩的工作状态明显改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阻尼锁卷管器,由轮壳总成,离心慢回缩装置,侧活塞阻尼装置,以及位置锁所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离心慢回缩装置的离心块是每组两个互用拉簧拉住的小滑块;而所述的侧活塞阻尼装置是设在离心慢回缩装置的离心块的侧面的并与之相阻尼的有弹簧的小活塞;以及所述的位置锁是沿平面的有远近多控制点的内外凸轮槽来运行的拐把销。
所述的轮壳总成由上壳(13),上大盘(12),盘簧发条(11),内盘(5),大齿轮(4),主轮(14),管接头(15),下盘(16),下壳(17),长销(18),支架(19)所组成。其中,所述的上壳和下壳组装成卷管器的外壳;所述的外壳通过长销(18)与支架(19)在180度内微转连接;所述的外壳的中心轴的孔装有设有转轴的下盘(16)及内盘(5);内盘(5)通过盘簧发条(11)与上大盘(12)组成回缩装置;而内盘(5)固定设有大齿轮(4),并插入上小内盖(21),而且再通过上小外盖(22)固定按装在上壳(13)上。因此,上述的大齿轮(4)相对于卷管器的外壳来说实际上是不动的。不动的内盘(5)的轴上的槽上固装着盘簧发条(11)的靠近圆心的一端,所述的盘簧发条的外圈装配在转动的主轮(14)的边缘处的卡柱上,并用上大盘(12)通过边缘的四处卡位盖住。主轮(14)上装配有管接头(15),且主轮(14)与下盘(16)通过螺丝固定连成一体,且由下盘(16)的中心大管轴转动地活套插到下壳(17)的中心大管的光滑的外轴表面上。也就是说,上述的上大盘(12),主轮(14),管接头(15),下盘(16)相对于外壳是转动的。
所述的阻尼锁卷管器的离心慢回缩装置,由阻尼盒壳(3),小滑块(1),拉簧(2),阻尼转盘(6),阻尼盒盖(91)及小齿轮(9)所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离心慢回缩装置的离心块是每组两个互用拉簧拉住的小滑块。所述的阻尼盒壳(3)用螺钉固定在主轮(14)上;而阻尼转盘(6)的轴活动插入阻尼盒壳(3)和阻尼盒盖(91)的孔中且与主轮轴平行;阻尼转盘(6)的轴的上端装有小齿轮(9);所述的小齿轮与固定设在内盘(5)的大齿轮(4)啮合传动;所述的阻尼转盘(6)上设有径向的十字形的通道,内装每组两个互用拉簧拉住的小滑块;拉簧共有2个,而小滑块共有4个,每个拉簧一端一个连接着共2个小滑块。
所述的侧活塞阻尼装置是设在离心慢回缩装置的离心块的侧面的并与之相阻尼的有弹簧的小活塞;所述的侧活塞阻尼装置由阻尼盒壳(3),小活塞(7),压缩弹簧(8),小滑块(1),拉簧(2),阻尼转盘(6),阻尼盒盖(91)及小齿轮(9)所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活塞阻尼装置的小活塞(7)的后部装有压簧(8)。
所述的位置锁是沿平面的有远近多控制点的内外凸轮槽来运行的拐把销。所述的位置锁装置由拐把销(10),设在阻尼盒壳(3)的底面的沿平面的有远近多控制点的内外凸轮槽,阻尼转盘(6),阻尼盒盖(91)及小齿轮(9)所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拐把销的三个轴是互相垂直的;且拐把销的一端是活动地插入内外凸轮槽,而拐把销的另一端是活动地插入阻尼转盘(6),来运行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对现有的卷管器的回缩速度有时过快,在使用中对软管或缆线锁定的操作不易掌控和可靠稳定性不足的问题有一定的改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叶园林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大叶园林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147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