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间歇式折叠伞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113585.5 | 申请日: | 2010-0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589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16 |
| 发明(设计)人: | 王安邦 | 申请(专利权)人: | 梅花伞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5B25/14 | 分类号: | A45B25/14;A45B19/04 |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 35200 | 代理人: | 马应森;刘勇 |
| 地址: | 362271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间歇 折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伞,尤其是涉及一种间歇式折叠伞。
背景技术
现有的折叠伞收叠时,必须一气呵成将伞的下巢拉至手把处,才能将折叠伞收叠到位。但如果因力量不足(如小孩或老人使用时),往往无法一次性完成收叠,从而导致伞的中棒(即伸缩伞柄)反弹,易伤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性好、小孩和老人均可适用的间歇式折叠伞。
本实用新型设有伞面、折叠伞架、伸缩式空心伞柄、开伞弹簧、开伞拉线、手把和按钮式开伞控制装置;其特点在于还设有间歇收叠装置,间歇收叠装置设有间歇拉线、棘轮、棘轮回位弹簧、棘爪和棘爪离合控制装置,棘轮、棘轮回位弹簧、棘爪和棘爪离合控制装置均设于手把内,间歇拉线的一端固于伞的上巢,间歇拉线的另一端穿过伸缩式空心伞柄并固于棘轮上,棘轮回位弹簧一端固于手把上,棘轮回位弹簧另一端设于棘轮上,棘爪与棘轮的棘齿卡合,棘爪离合控制装置设有移动环、移动环回位弹簧、顶针、棘爪移动座和棘爪回位弹簧,移动环、移动环回位弹簧、顶针、棘爪移动座和棘爪回位弹簧均设于手把内,移动环位于摇杆前端下方,移动环压触移动环回位弹簧,顶针位于移动环外缘下方,顶针下部触接棘爪移动座,棘爪回位弹簧设于棘爪移动座上,棘爪安装于棘爪移动座上,棘爪移动座置于手把内底部。
所述伸缩式空心伞柄可设有至少2节空心管,各节空心管套接。
所述手把最好设有上手把和下手把,上手把和下手把固连,棘轮、棘轮回位弹簧、棘爪、棘爪回位弹簧和棘爪移动座设于下手把内。
所述棘轮回位弹簧最好是板式卷簧。
所述棘轮最好设有至少3个棘齿。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当收伞时,一手握住手把,另一手按住伞的上巢并向下压,在伞的上巢向下压的过程中,伸缩式空心伞柄的各节杆进行一次伸缩,同时棘轮靠回位弹簧提供弹力转动,拉紧间歇拉线。由于棘轮设有若干个间隔棘齿,因此每当棘轮转过一定角度,棘爪就可与不同的棘齿卡合,也就是说,在伸缩式空心伞柄的各节杆收缩过程中,可实现间歇式分段收缩(即实现间歇收叠伞),而不必一气呵成一次性伸缩到位,因此可达到安全性好、小孩和老人均可适用的目的。
此外,当收缩将至终端时,伞下巢或伸缩式空心伞柄的活动管向下移动就会推动移动环,移动环向下移动会压触到顶针,顶针受到压迫后会顶触棘爪移动座,使棘爪移动座向下移动,棘爪移动座带动棘爪脱离棘轮的棘齿,使之机构在下次开伞时不致影响到正常开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2,本实用新型设有伞面(图1和2中未画出)、折叠伞架2、伸缩式空心伞柄(由外管31、中管32和内管33套接构成)、开伞弹簧4、开伞拉线5、手把(由上手把61和下手把62构成)、按钮式开伞控制装置及间歇收叠装置。
按钮式开伞控制装置采用现有的折叠伞使用的按钮式开伞控制装置,按钮式开伞控制装置设有按钮71、摇杆72、扣头弹片73、扣头74、被扣件75,被扣件75设于内管33下端,与内管33一同固定于上手把61中。扣头弹片92与扣头74设于被扣件75上方,,收伞时,扣头74能挂扣于被扣件75所开的窗口上,完成收伞。
间歇收叠装置设有间歇拉线81、棘轮82、棘轮回位弹簧83、棘爪84、棘爪离合控制装置。棘轮82、棘轮回位弹簧83、棘爪84和棘爪离合控制装置均设于下手把62内,间歇拉线81的上端811固于伞的上巢12上,间歇拉线81的下端812穿过伸缩式空心伞柄并固于棘轮82上。棘轮82转动的动能是由装于棘轮82内部的棘轮回位弹簧83提供的,棘轮回位弹簧83是一个钢片卷簧,在装入时已具有转动动能,可始终拉紧间歇拉线81。棘轮回位弹簧83位于棘轮82中心孔中,其一端固于下手把62内壁上,另一端通过卡销831与棘轮82连接,收伞时棘爪84与棘轮82的棘齿812(棘轮82设有4个棘齿812)卡合(图1和2体现的是开伞时棘爪84与棘轮82的棘齿812处于分开状态)。棘爪离合控制装置设有移动环91、移动环回位弹簧92、顶针93(2根,见图2所示)、棘爪扭簧94、棘爪移动座95及棘爪回位弹簧96。棘爪84安装于棘爪移动座95上。棘爪移动座95置于下手把62的内底部。移动环91设于手把内且位于位于摇杆72前端下方,移动环91压触移动环回位弹簧92,2根顶针93对称位于移动环91外缘下方,顶针93下部压触棘爪移动座9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梅花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梅花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135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