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缩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06999.5 | 申请日: | 2010-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991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发明(设计)人: | 小林宪幸;塩原利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39/00 | 分类号: | F04B3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党晓林;李艳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缩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使用于电冰箱及冷藏陈列柜等的压缩机。
背景技术
先前,众所周知的这种压缩机具备:密闭容器、压缩制冷剂的压缩部、以及使在压缩部中压缩的制冷剂流过的排气消声器,并且通过排气消声器减少由从压缩部排放的制冷剂流量的变化及压力的变化所产生的脉动的同时,还能够减少由脉动所产生的噪音。另外,在上述压缩机中,如日本专利文献实公平4-52471号公报的图5所示,在上述排气消声器中设有缩小从排气消声器流入制冷剂流出管的制冷剂管路的节流部的压缩机众所周知。
在上述压缩机中,通过节流部使排气消声器内的制冷剂流入制冷剂流出管而提高减少脉动的效果。节流部,通过向相对于制冷剂流过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板状部件封闭制冷剂流出管的端部,并通过开口该部件而形成。即,节流部的制冷剂流过方向下游侧的制冷剂管路的形状为,从节流部向与制冷剂流过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延伸空间。因此,从排气消声器流入制冷剂流出管的制冷剂,在节流部下游侧的制冷剂管路中产生流动紊乱,从而使制冷剂的流过阻力增大,降低压缩机的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通过降低排气消声器节流部的下游侧的制冷剂管路中流过阻力而提高工作效率的压缩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具备:密闭容器、压缩制冷剂的压缩部、使在压缩部中压缩的制冷剂流过的排气消声器,在排气消声器中设有使在压缩部中压缩的制冷剂流入的制冷剂流入管与使制冷剂流出至密闭容器外的制冷剂流出管,并且在上述排气消声器中,设置缩小从排气消声器流入制冷剂流出管的制冷剂管路的节流部,节流部的制冷剂流过方向下游侧的制冷剂管路形成为,其宽度尺寸朝向下游侧逐渐增大。
据此,通过了节流部的制冷剂,由于沿着制冷剂管路的壁面流过,所以能够抑制节流部下游侧制冷剂的流动紊乱。因此,可通过抑制节流部下游侧制冷剂的流动紊乱而使流过阻力减少,所以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中,上述节流部形成在位于排气消声器内部的制冷剂流出管的端部。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中,上述节流部通过开放因形成为半球形而封闭的制冷剂流出管的端部而形成。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中,上述制冷剂流出管连接到排气消声器的制冷剂流入管的连接部附近。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中,上述制冷剂流出管连接到制冷剂流入管的下方。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的截面图。
图2是用于说明汽缸盖及吸气消声器的压缩机的截面图。
图3是用于说明排气消声器部分的压缩机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
图4是用于说明排气消声器的截面图。
图5是用于说明节流部形成方法的说明图。
图6是用于说明节流部形成方法的说明图。
图7是用于说明节流部下游侧的制冷剂流过状态的制冷剂排放管的截面图。
图8是用于说明节流部的另一实施例的制冷剂排放管的截面图。
标号说明
10壳体,
11上部壳体,
12下部壳体,
13制冷剂吸入管,
14制冷剂排放管,
14a节流部,
14b半球状的壁面,
14c圆锥状的壁面,
20压缩部,
21汽缸体,
21a汽缸,
22阀板,
22a吸入孔,
22b排放孔,
23汽缸盖,
23a吸入室,
23b排放室,
24活塞,
24a连杆,
25吸气消声器,
25a制冷剂流出管,
25b制冷剂流出口,
25c制冷剂流入口,
25d肋条,
26排气消声器,
26a消声器主体,
26b盖子,
26c制冷剂流入管,
30驱动轴,
30a偏心部,
31轴承,
40电动机,
41转子,
42定子,
A成型模,
B工具。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7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
该压缩机是与电冰箱及冷藏陈列柜等冷却装置的制冷剂回路相连接的封闭型往复式压缩机。该压缩机,例如通过吸入二氧化碳等制冷剂进行压缩,并通过排放在制冷剂回路中使制冷剂流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电有限公司,未经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0699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