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智能联锁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104445.1 | 申请日: | 2010-0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903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2 |
| 发明(设计)人: | 诸解平;林鹤;徐梅;丁永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天正机电(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H9/20 | 分类号: | H01H9/2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岳强 |
| 地址: | 201319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智能 联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联锁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连接于电力设备控制回路上的新型智能联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事业和工业的不断发展,电力配电系统的主接线方式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主接线方式复杂了,运行方式就相应复杂起来,这就对设备的安全操作有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石油、化工、煤炭行业是连续性很强的作业,生产过程要求具有较高的快速性和协调性,任何一个环节发生故障,均会影响全局,使生产工作不能顺利进行下去。为保证安全生产,在拖动重要生产设备的高压电动机控制保护线路中,均设有工艺联锁,当工艺条件具备时,允许开车;当工艺条件不具备时,不允许开车,这些联锁要求均通过电气控制保护回路来实现。在设备的实际运行操作中,运行操作人员根据操作要求去操作,联锁要求实现与否,运行操作人员无法知晓,只有操作出现问题了才会拿图纸去检查联锁要求是否具备、联锁元件是否完好等,这就大大影响了设备的安全和企业的生产,而且耽误了工作时间,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用来弥补现有技术运行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无法得知联锁要求具备与否,影响下一步操作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够减少运行操作的失误、保证设备安全操作,集控制、显示于一体的智能联锁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新型智能联锁装置,该联锁装置由逻辑触发模块、光电隔离器、电源模块、LED显示灯以及手动解锁按钮组成,
所述联锁信号,通过光电隔离器传输给逻辑触发模块;
所述电源模块和LED显示灯分别与逻辑触发模块端口相连接;
所述逻辑触发模块上设置有控制合闸操作的联锁接点输出端和发出联锁信号的信号接点输出端;
所述用于做电气回路试验的手动解锁按钮与逻辑触发模块电路连接,且手动解锁按钮设置在装置面板上。
本实用新型智能联锁装置是针对确保安全操作电气设备研发的集控制、显示于一体的仪器,该装置在总体设计及模块设计上充分考虑了可靠性的要求,将强弱电分开,并且在操作面板上采用了高亮度长寿命的LED显示灯来显示整个操作中的工作状态。本装置可安装在开关柜仪表门上或控制仪表屏上,该装置使用寿命长、可靠性高、安装方便,为电器设备的安全和电力、石油、化工、煤炭等企业的安全生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减少了设备在运行操作中的失误,确保了电器设备的安全运行。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模块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气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气接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考图1所示:
新型智能联锁装置,该联锁装置由逻辑触发模块、联锁信号通过光电隔离输入、输入端与输出端完全实现了电气隔离隔离,抗干扰能力强,工作稳定,传输效率高的光电隔离器、具有供电作用的电源模块、显示操作过程以及反馈相应信息的LED显示灯以及手动解锁按钮组成,该联锁装置设置在设备的控制保护回路中,保证了设备的安全操作,如连接在变、配电系统中不同电源的进线断路器间、母线接地刀闸与该母线上的电源进线断路器间的控制回路中,联锁信号通过光电隔离器信号传输给逻辑触发模块;逻辑触发模块接受相应的信号后进行处理,将其接受到的信息以及要反馈的信息通过LED显示灯显示出来,便于操作人员得知相应的信息,在最短的时间内作出相应的处理操作,在逻辑触发模块上设置有控制合闸操作的联锁接点输出端和发出联锁信号的信号接点输出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天正机电(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天正机电(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044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轻触开关装配机
- 下一篇:一种注塑形成的电缆线引出电容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