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稠油热采井注汽封隔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100066.5 | 申请日: | 2010-0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818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立鑫石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43/24 | 分类号: | E21B43/24 |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张勇 |
| 地址: | 274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稠油热采井注汽封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稠油热采井注汽封隔装置。
背景技术
稠油(也称重质油)是石油烃类能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比常规原油资源高达数倍的巨大潜力。稠油、超稠油井,地层压力低、流动性能差、稠油粘度高、密度大、不仅驱替效率低,而且体积扫油效率也低,会引起井筒供液不足、抽汲困难、单井产量急剧下降等问题,目前多采用热采工艺进行稠油采集,在热采装置其所使用的注汽封隔装置,而该结构在长时间使用后极易被腐蚀磨损,影响稠油的开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有效延长热采设备使用寿命等优点的稠油热采井注汽封隔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稠油热采井注汽封隔装置,它包括中心管装置,中心管装置上端与推力装置连接,在两者连接处设有石墨密封装置。
所述石墨密封装置为柔性石墨筒,其内壁里包裹有弹簧。
所述中心管装置包括上中心管和中心管,两者间通过上锥体II连接;上中心管上端通过上锥体I和阀套与推力装置连接;所述推力装置包括推动杆,推动杆的顶端套装上接头;上接头下端与传力套连接,在两者连接处设有密封套;传力套通过脱节体与外套连接,外套则与连接筒连接,连接筒与筒壳连接,在筒壳上设有上卡瓦;推动杆通过阀套和上锥体I与上中心管连接;筒壳末端与石墨密封装置连接,石墨密封装置与上中心管的压座连接;压座套装在上中心管外部;上锥体II与连接体连接,连接体则与上座连接;上座安装在中心管外部的外中心管上,外中心管上套装耐温橡胶筒,耐温橡胶筒与下座相连,下座与下锥体连接;下锥体的坡面与下卡瓦接触,下卡瓦与扶正块连接,在外中心管上与扶正块相对侧还依次设有扶正体、固定块和滑套;中心管的下端套装连接套,连接套上安装固定套,中心管末端与单流阀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耐高温耐腐蚀的石墨筒,石墨筒中心为高强度弹簧,弹簧被石墨包围,此结构使原本弹力不好的石墨筒变得柔韧由弹力,当抽油杆的压力通过上接头、传力套、外套、连接筒、上锥体、筒壳作用到石墨筒上时,石墨筒径向涨大起到密封管注的作用。
在使用时,将本装置下至设计位置,在套管内壁建立支撑点以实现坐封,同时管柱质量压在密封件上,使密封件直径变大实现坐封,于此同时,上卡瓦进入工作状态,使密封件不能回位,达到封隔套管密封的目的。注完汽后,打开单流装置,使原油流到工艺管柱上面,不用压井可以直接上作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缩短采油前的辅助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耐高温、耐腐蚀,工作状态稳定等优点。在工艺管柱上加单流装置,注汽完成后可以直接上作业,减少占井时间5到7天,提高开井时率;作业时不用卤水压井,对地层不产生冷伤害,近井地带油气通道畅通,提高热采井产量,降低吨油成本;保持正常的注汽压力,不影响注汽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柔性石墨筒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上接头2、传力套3、外套4、连接筒5、上锥体I 6、筒壳7、压座8、上锥体II 9、中心管10、上座11、外中心管12、固定销钉13、销钉14、下卡瓦15、扶正块16、固定套17、单流阀18、连接套19、滑套20、固定块21、扶正体22、下锥体23、下座24、耐温橡胶筒25、连接体26、上中心管27、柔性石墨筒28、上卡瓦29、阀套30、推动杆31、脱节体32、密封套33、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中,稠油热采井注汽封隔装置包括中心管装置,中心管装置上端与推力装置连接,在两者连接处设有石墨密封装置。
石墨密封装置为柔性石墨筒27,其内壁里包裹有弹簧33,如图2所示。
中心管装置包括上中心管26和中心管9,两者间通过上锥体II8连接;上中心管26上端通过上锥体I5和阀套29与推力装置连接;所述推力装置包括推动杆30,推动杆30的顶端套装上接头1;上接头1下端与传力套2连接,在两者连接处设有密封套32;传力套2通过脱节体31与外套3连接,外套3则与连接筒4连接,连接筒4与筒壳6连接,在筒壳6上设有上卡瓦28;推动杆30通过阀套29和上锥体I5与上中心管26连接;筒壳6末端与柔性石墨筒27连接,柔性石墨筒27与上中心管26的压座7连接;压座7套装在上中心管26外部;上锥体II8与连接体25连接,连接体25则与上座10连接;上座10安装在中心管9外部的外中心管11上,外中心管11上套装耐温橡胶筒24,耐温橡胶筒24与下座23相连,下座23通过固定销钉12与外中心管11连接,同时下座23还通过销钉13与下锥体22连接;下锥体22的坡面与下卡瓦14接触,下卡瓦14与扶正块15连接,在外中心管11上与扶正块15相对侧还依次设有扶正体21、固定块20和滑套19;中心管9的下端套装连接套18,连接套18上安装固定套16,中心管9末端与单流阀17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立鑫石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立鑫石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000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泥沙冲洗装置
- 下一篇:橇装式水溶法采矿工艺流程转换和监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