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载导航及多媒体影音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059376.7 | 申请日: | 2010-0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943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9 |
| 发明(设计)人: | 赖建榕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靖万利达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11C7/16 | 分类号: | G11C7/16;G11B31/00;H04B5/00;H04L29/10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 地址: | 363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导航 多媒体 影音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载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和生活的改善,汽车成为很多人的代步工具,目前在选购汽车时,人们已不仅仅要求汽车的驾驶性能,对汽车附加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目前的汽车都设有多种功能,分别列举如下:
●车内设有7寸高清数字液晶屏,并支持播放DVD-ROM、DVD-R/+R、DVD-RW/+RW、CD-DA、CD-ROM、CD-ROM(XA)、CD-RCD-RW等多种碟片格式及MP3、MP4等音视频文件,还具有图片浏览功能
●具有AM/FM收音功能及RDS功能
●文件管理视窗化,可方便浏览及存储拷贝文件
●导航与娱乐兼听功能,导航画面与娱乐画面可同时显示,导航音与娱乐音自动切换
●屏幕亮度自动感光调节,按键背景灯颜色可调
●自动切换倒车后视
尽管目前的汽车已具有以上多种功能,然而还具有可改进之处,如现今应用广泛的手写输入功能、免提通话功能等,且接口形式较为单一,不能连接SD卡及USB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导航及多媒体影音系统,其功能多样,整合度高。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车载导航及多媒体影音系统,包括多媒体应用处理器及与之连接的触摸屏、蓝牙通讯模块、SD卡数据接口、USB数据接口、硬盘数据接口、可连接iPod播放器的视频解码芯片、可连接倒车雷达监测模块及轮胎压力监测模块的汽车状态检测模块、方向盘操作按键操控模块。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多种接口及功能模块,将多种功能整合在一起,提高了车载系统的集成度,并提供更加全面多样的操作和娱乐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可实现的具体功能进行详细说明。
参考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载导航及多媒体影音系统,其包括有AM/FM收音模块、DVD机芯、GPS接收模块等(图中未示),可实现娱乐及导航功能,此为现有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点在于:还采用MMSP2+多媒体应用处理器1,可提供多个I/O口,连接多种外接设备,以下分别介绍。
多媒体应用处理器1连接有触摸屏2,可实现手写输入功能,扩展了输入方式的多样性。
蓝牙通讯模块3连接多媒体应用处理器1,用以提供蓝牙拨号及免提通话功能。
此外,多媒体应用处理器1还提供多个接口,如本实施例中的SD卡数据接口41、USB数据接口42、硬盘数据接口43,可分别连接SD卡、USB主机及2.5寸40G车载硬盘,扩展存储空间,提供多种存储设备的适用性。
视频解码芯片51连接多媒体应用处理器1的I/O口,且其输入端可连接iPod播放器52,在多媒体应用处理器1的控制下对视频内容进行解码,进行播放。
此外,多媒体应用处理器1还连接方向盘操作按键操控模块6,可对方向盘进行控制。
多媒体应用处理器1还连接汽车状态检测模块71,对汽车的行驶状态进行监控,确保行车安全,在本实施例中,汽车状态检测模块71连接有倒车雷达监测模块72和轮胎压力监测模块73,将监测到的倒车数据和轮胎压力数据送入汽车状态检测模块71进行初步处理后,送入多媒体应用处理器1进行分析处理。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车载导航及多媒体影音系统,重点在于采用多媒体应用处理器1,并连接多种输入输出设备及数据接口,提供手写输入、蓝牙通讯、iPod播放、SD卡连接、USB设备连接、硬盘连接及方向盘操控等多种功能,并可实时监测倒车数据和胎压数据,提高汽车行驶的安全性。
以上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靖万利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靖万利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0593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