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润滑杆管耐磨器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000259.3 | 申请日: | 2010-0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746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8 |
| 发明(设计)人: | 檀长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檀长江 |
| 主分类号: | E21B17/10 | 分类号: | E21B17/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科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30 | 代理人: | 张亚军;李京楠 |
| 地址: | 062552***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润滑 耐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井防偏磨装置,特别涉及抽油杆防偏磨扶正工具,具体地说,是一种“自润滑杆管耐磨器”。
背景技术
目前油井进行原油开采时使用的抽油杆扶正工具存在很多弊病,主要是自身零部件过多,防偏磨效果差,导流效果不佳,与油管内壁是点线接触磨擦,容易对油管造成伤害,非金属材料不耐磨、不耐高温、易老化、金属材料不耐腐,在油井出液中,含有多种腐蚀金属的元素,如盐、氯气、二氧化碳、细菌、碳酸、硫化氢等,它们都是油井杆管和扶正工具的化学腐蚀源,在机械磨擦和化学腐蚀的协同作用下加剧了油井杆管的磨损,从而显著降低了油井杆管的使用寿命。一旦出现零部件脱落和磨损断脱就会造成卡泵和抽油杆报废的严重后果。因此急需一种高耐磨、高耐腐、高耐温、高机械强度、导流效果好、不易磨损、不伤害油井杆管的耐磨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润滑杆管耐磨器,自身零部件少,结构简单,防偏磨效果好,导流效果佳,可满足不同井况的过流需求,同时又解决了抽油杆的抖动和失稳,有效地避免了撞击,克服了撞击时油管丝扣发生渗漏的问题,能大大减少事故的发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润滑杆管耐磨器,由铁芯和耐磨层构成,其特征是:所述铁芯为圆柱形状,耐磨层为圆筒形状,耐磨层附包在铁芯的外部,铁芯的两端设置有内螺纹丝扣,耐磨层的两端设置有圆弧形倒角,耐磨层外表面上环向均布有多个导流槽。
所述导流槽的数量是三至六个,每个导流槽都是轴向的直槽。
所述导流槽的深度范围是1.6mm-2mm。
所述导流槽的深度是4mm。
所述耐磨层外表面上设置有扳手槽。
所述耐磨层由增强碳纤维、聚酰亚胺、聚醚醚酮共混材料构成。
所述耐磨层的材质是尼龙聚四氟。
所述耐磨层的材质是ABS工程塑料。
所述耐磨层的材质是高分子工程塑料。
本实用新型有以下积极有益效果:
耐磨层外壁的圆弧面与油管内壁的圆弧面完全一致,使接触的阻力降至最小,真正实现了扶正耐磨的目的。
耐磨层的上、下端部采用圆弧倒角结构,平稳划过油管,避免了与油管端部相互切削和相互磨损,同时又解决了抽油杆的抖动和失稳,有效地防止了撞击,克服了撞击时油管丝扣发生渗漏的问题,杜绝了事故的发生。
导流槽的数量和深浅可根据油井的过流需求和油的粘稠度相应调整,满足不同井况的特殊工况要求和使用实效,实现了双向保护,具有真正意义上的简单实用的特点。
本耐磨器具备高硬度、高光洁度、高强度、高耐温性、高耐磨性,即使遇到内径几何尺寸被破坏的油管如:毛刺、锈斑、沙粒等也不易损伤,有效地保护了自身,确保了安全生产,提高了开采效率,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正视图。
图3是图1的侧视图。
图4是图1的分解图。
图5是图4的仰视图。
图6是图2的A-A剖视图,是导流槽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导流槽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导流槽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导流槽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导流槽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导流槽第六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导流槽第七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导流槽第八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标号:
1铁芯 2耐磨层 3内螺纹丝扣(母扣)
4内螺纹丝扣(母扣) 5倒角 6倒角
7导流槽 8扳手槽 9扳手槽
请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自润滑杆管耐磨器,由铁芯1和耐磨层2构成,铁芯1为圆柱形状,耐磨层2为圆筒形状,耐磨层2附包在铁芯1的外部,铁芯1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内螺纹丝扣3、4,内螺纹丝扣3、4用于与油井内的抽油杆端头上的外螺纹丝扣(公扣)连接,从而将相邻的两个抽油杆连接在一起,耐磨层2的外壁圆弧面与油管内壁的圆弧面完全一致,使接触的阻力降至最小,实现扶正耐磨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檀长江,未经檀长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0002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转环型防喷器
- 下一篇:一种新型自然通风隔音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