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树脂基复合材料用添加型阻燃剂、阻燃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615048.5 | 申请日: | 2010-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935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 发明(设计)人: | 刘钧;肖加余;于涛;曾竟成;蒋彩;邢素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8K3/22 | 分类号: | C08K3/22;C08K9/10;C08K3/02;C08K5/5333;C08L63/00;C08L67/06;C08K7/14 |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 43008 | 代理人: | 陈晖;杨斌 |
| 地址: | 410073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砚瓦池正街47号中国人民解***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树脂 复合材料 添加 阻燃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 一种树脂基复合材料用添加型阻燃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剂由以下组分复配而成:
30~50质量份的氢氧化铝,
0~20质量份的微囊化红磷 和
1~20质量份的甲基膦酸二甲酯。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基复合材料用添加型阻燃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氧化铝为粒度在1000目以上的粉末。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基复合材料用添加型阻燃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囊化红磷为粒度在800目以上的粉末。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树脂基复合材料用添加型阻燃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囊化红磷中红磷含量大于80%。
5. 一种阻燃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复合材料主要由树脂基体、增强材料、固化剂和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阻燃剂制备而成,其中,所述树脂基体和阻燃剂的用量比为100∶(31~80)。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阻燃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基体为环氧树脂或不饱和聚酯树脂,所述增强材料为玻璃纤维。
7. 一种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阻燃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准备材料:按所述用量比准备树脂基体和阻燃剂,并按所述配方配制阻燃剂,同时准备适量的固化剂和/或促进剂;
(2)添加阻燃剂:向所述树脂基体中添加阻燃剂,混合搅拌2h~3h;
(3)添加助剂:根据不同的应用要求向步骤(2)得到的树脂混合物中添加所述固化剂和/或促进剂,搅拌均匀后得到树脂胶液,静置并去除树脂胶液中气泡;
(4)固化成型:将所述步骤(3)后的树脂胶液浇注到预制的含有所述增强材料的模具中,固化成型后得到阻燃复合材料。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阻燃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阻燃剂步骤中,所述阻燃剂的添加方式为:先添加阻燃剂中的氢氧化铝,再添加阻燃剂中的微囊化红磷,最后添加阻燃剂中的甲基膦酸二甲酯。
9. 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阻燃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步骤中,具体是采用树脂传递模塑工艺或真空灌注工艺进行固化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1504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吡唑基吡咯啉酮及其作为除草剂的用途
- 下一篇:一种全自动卷装端子送料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