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河湖水体柔性载体生物接触氧化原位强化处理方法及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608128.8 | 申请日: | 2010-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017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2 |
| 发明(设计)人: | 廖日红;胡秀琳;许志兰;赵立新;李其军;孟庆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水利科学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02F3/02 | 分类号: | C02F3/02;C02F3/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郭佩兰 |
| 地址: | 10004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湖水 柔性 载体 生物 接触 氧化 原位 强化 处理 方法 装置 | ||
1.河湖水体柔性载体生物接触氧化原位强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生物载体单元框架和柔性载体;其中
该生物载体单元框架是由杆状型材拼接而成的立方形单层或多层框架,层间距为50-100cm;每层框架上平行设置多个辅助横杆,各辅助横杆的间距为20~80cm;
该柔性载体为条状或草状柔性亲水性有机材料,其一端固定在该辅助横杆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载体优选为具有空间网状结构的柔性亲水性高分子材料,孔隙率大于96%。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载体是由聚氨酯或聚酰胺纤维制成的织物或无纺织物。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载体的长度为30~120cm,宽度为30~80cm。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立方米所述生物载体单元框架上布设1.2-9.6m2所述柔性载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载体单元框架的整体尺寸为2~4m×2~4m×1.5~3m。
7.应用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进行河湖水体柔性载体生物接触氧化原位强化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多个所述装置投放入河湖水体中,投放量为:处理水量1万m3水体/天,去除1mg/LBOD5,柔性载体BOD5单位面积负荷1.7g BOD/(m2填料·d),需投放5882m2柔性载体;2米以下水深采用单层生物载体单元框架,2米以上水深采用多层生物载体单元框架;
b.使用曝气设备为处理区的微生物生长繁殖提供氧气,维持处理区溶解氧浓度不低于2mg/L;曝气设备最大作用水深范围不低于安装柔性载体处最大水深。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设备为提水式曝气设备和/或推流式曝气设备,对于2米以上水深采用提水式曝气设备,对于2米以下水深采用推流式曝气设备和/或提水式曝气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水利科学研究所,未经北京市水利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0812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铁沟热补料
- 下一篇:具有减少背压的改进的使声音衰减的消声器





